文学五一

去我家写作业吧 第11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二天是元宵节,两个高三学生难得睡了懒觉,快九点才起床,出门去坐公交,到市区去和爸妈一起过节。
    雪停了,天上隐约有了太阳影,公路上撒了盐,除过了雪,不影响公交车行驶,道路两旁的雪还是积了很厚,昨晚下了一整夜。
    他俩坐在最后一排,一人塞了一只耳机,听着宋野手机里的水木年华,悠哉悠哉地到了市中心,转了趟车,这趟车上乘客很多,没了空座,两人只好扶杆站了几站。宋野的毛线手套,一人戴了一只。
    中午曲家父母关了超市门,带着两个孩子去吃火锅。春节前,当地开了第一家海底捞,开业第一个月有折扣活动,过年放假那两天他们来过一次,人太多要等很久,高三学生时间是宝贵的,就没等。这次是曲大江提前两天就预订好了位置。
    曲大江同志果然是要趁着过节喝酒了,怕饭店里酒比较水贵,又怕被高秀月看见,把一瓶白酒揣在羽绒服外套的内兜里,等坐在火锅店里,才鬼鬼祟祟地掏出来,还偷看高秀月的脸色,怕被老婆骂,但还想喝。
    高秀月看见了,懒得管他,和儿子一起商量点什么菜。
    曲燎原很久没吃火锅,一心惦记着吃,翻着菜单问妈妈:“鸭肠是鸭的肠子?好吃吗?我没有吃过。”川渝火锅不爱涮羊肉,北方火锅店里不常见鸭肠。
    “还行,点一盘吧。”高秀月问宋野,“小野想吃什么?”
    曲燎原道:“他爱吃毛肚虾滑还有菠菜,我都点了。”
    “你倒是记得住小野的口味,”高秀月一副吃起醋来的样子,说,“记得我爱吃什么吗?”
    曲燎原也是记得的,说:“妈你爱吃宽粉和香菇。”
    宋野补充:“还有海带和豆皮,曲叔就喜欢吃肉。”
    高秀月笑了说:“行了行了,没白对你俩好。”
    一家人边涮菜边聊着天,曲大江给自己倒酒,问孩子们:“你俩喝点吗?”
    高秀月道:“你自己喝,别勾他俩跟你不学好,回家还得复习,当跟你一样没正事?”
    曲大江喝了点酒,话就变多了,自然谈起高考的事来,道:“他俩成绩都没问题。这学期也别松懈,还得加把劲。”
    高中生们都点头表示知道。
    “成绩重要归成绩重要,也要注意身体,”高秀月道,“尤其是小野,光长个子不长肉,太瘦了。”
    宋野道:“高姨,我是看着瘦,身上有肉。”
    “这个我作证,他不瘦。”曲燎原烫了一点鸭肠想先尝尝,默数着时间,怕烫老了。
    宋野瞥他一眼,笑着说:“你怎么什么也知道?”
    曲燎原瞬间感觉到了暧昧,立马紧张了一下,拿筷子的手都抖了一抖,给了宋野一个警告的眼神。
    曲大江又问:“想过报志愿的事了吗?”
    他问这问题的时候,是看着宋野的,不认为曲燎原能回答得了这问题。
    结果宋野没说话,反倒是曲燎原说:“想过了,还没想好,等想好再告诉你们。”
    曲大江惊异道:“哟呵,都想什么了?跟爸说说,爸也给你出出主意。”
    “你又不懂。”高秀月说笑道,“他俩分数够上北大清华,你一个文盲,都没高考过,还出主意?下回他俩再去省会,和小野他爸说说还有用。”
    宋野却说:“和他说才没用。”
    高秀月和曲大江互相看看对方,高秀月道:“你爸那是高材生,又见多识广,懂得多,有事和他商量商量,没坏处。”
    宋野察觉到了什么,只答应道:“好,我知道了。”
    曲燎原刚试吃过鸭肠是好吃的,又烫了一点,此时道:“鸭肠好了!谁吃?”
    本来高秀月是说吃完饭,让宋野和曲燎原一起再过去超市,拿两袋汤圆回家去。火锅吃到最后,店员送了四碗汤圆来,这东西也不能当饭吃,有了过节的意思,就不用再去拿了。
    从火锅店出来,曲大江又提出想开车送他俩回家,被高秀月训斥了一顿,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
    曲大江抱拳道:“老婆说得都对,不送了不送了。”
    宋野和曲燎原在旁边笑。
    高秀月当着孩子有点不好意思,道:“那你俩就坐公交回去吧,我们俩也溜达着回店里。”
    这半年高三学习紧张,俩家长又不回家住,见面和相处都少了。
    曲燎原拉着妈妈袖子,带点撒娇的意思说:“妈,等高考完了过暑假,我天天陪着你。”
    高秀月道:“这话你说过多少回?一到放假不是补课,就是跟着你哥跑出去玩,还陪我?少蒙人了。”
    曲燎原:“……”
    “电暖气别离床太近,不安全。”高秀月又对宋野说,“晚上也别学得太晚,你俩早点睡。”
    和父母告别,宋野带曲燎原去买了“气球”,再一起回家。
    太阳出来了,照得公路两旁的雪直晃眼睛,公交车里暖气开得暖洋洋,隔着车窗还能晒到太阳,这个年轻的世界,温暖又明亮。
    “我还以为你会告诉高姨和曲叔,你想考警校。”宋野道,“怎么没说?”
    曲燎原说:“我自己都还没想好,就先别和他们说了。”
    宋野道:“没几个月了。”
    “唉……”曲燎原傻乐着长大的,终于也有了青春期的迷茫,叹气都叹得真情实感,说,“我有点不敢做决定,我怕我会后悔。”
    宋野道:“大家都一样。远的不说,就说咱们班,明确知道自己想学什么的,也没几个。都是骑驴看本,边走边瞧。”
    “你就不是,”曲燎原用有些崇拜的目光看他,道,“我要是像你这样明明白白的就好了,我是个糊涂蛋。”
    “哥哥也是个糊涂蛋。”宋野道。
    曲燎原面露不解,不知道宋野为什么突然这样说。
    宋野道:“你发现没有?高姨和曲叔这两个月,都没再打听过我早恋的事。”
    曲燎原道:“他们看你成绩没受影响,不干涉你的私事,这也正常。”
    “不干涉归不干涉,问都没问就不是很正常了。”宋野分析道,“不问我,可能是怕我不好意思,那他们有问过你吗?”
    曲燎原摇头,说:“我妈还当我什么也不懂,问我也白问。”
    宋野道:“不是这样,我跟我爸最近不是很对劲,刚才吃火锅的时候,我不是挤对了他一句么,要换以前,高姨肯定要关心我跟我爸是怎么了,她今天不但没问,还和曲叔打眼色,他俩知道我和我爸有矛盾,我要是没估计错,他俩可能悄悄去看过我爸,找我爸告状,把我在学校谈恋爱的事说了。”
    曲燎原:“……”
    宋野道:“你个小傻子,就知道吃,鸭肠好吃吗?”
    “好吃。”曲燎原感到不可思议,说,“是不是你想太多了?我爸妈不是那种人。”
    “哪种人?你当这和你当班长,找老师打小报告一样的事吗?”宋野也有点后悔,说,“我也没想到他们会找我爸告状去,不是,这也不叫告状,就是找我亲爹报备一下,告诉他,你儿子搞对象了。”
    他当时对高秀月夫妻俩透底的时候,其实也想了一下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快否定了,认为不会。
    首先因为按照规定,宋志国只能有一个直系亲属作为电话联系人,曲大江夫妇是没办法和他直接通电话的。其次从本市去省会监狱又比较远,加上曲大江夫妻俩和宋志国本来就没那么熟,之前也从来没有单独去探视过他,高秀月直接是没去过,曲大江去了三四次也都是陪同宋野一起。
    现在看来,宋野“早恋”这件事,从高秀月夫妻俩的角度看,是一件性质相当严肃,他们承担不了责任的事,值得专门跑去省会监狱一趟,去找宋志国“告状”。
    这样一来,全说得通了,本来宋野还有点奇怪,宋志国是怎么通过一年只见几次面,就判断出他和曲燎原在一起的事。想来正是有了曲家父母先报备“宋野恋爱了”的前提,宋志国才能推导出这个恋爱对象是谁——知子莫若父,宋野这性格,不太可能喜欢上萍水相逢、只有三两年缘分的高中女同学。
    “你是说?!”曲燎原大吃一惊,道,“宋叔知道了?他他他……”
    宋野道:“他就自己瞎猜着的,没和高姨曲叔说。上回他当面和我谈了这事。”
    曲燎原:“……那你怎么不告诉我?”
    宋野:“……”
    “知道了,告诉我也没用。”曲燎原对这件事的认识倒是清楚,问,“那他怎么说的?是不是让你别跟我好了?我知道他看不上我,我……我不太行。”
    宋野道:“没有的事,他喜欢你,不是早和你说过吗?他以前在家就经常说你很好。”
    曲燎原怀疑道:“不可能,准是客气话。我想起来了,上回看完他出来,你就冲我发脾气,是不是他骂你了?”
    “没骂我……”宋野想了下,说,“跟骂我也差不多,他嘴巴太毒了,坐牢给憋坏了。”
    曲燎原以为是像班主任老崔那样的嘴毒,同情又内疚地说:“要是我跟你一起进去了,还能跟你一起挨骂。都怪我,我要真是个小女孩,就好了。”
    宋野也想起了他说的,那天探视出来后,在公交车上他被大爷错认成了小女孩。
    “不是,我爸不是介意这个,他想法还是比较开放的。”宋野有些难以启齿,说,“他是嫌我没出息。”
    曲燎原莫名其妙道:“你都这么厉害了,他还想让你怎么有出息?”
    宋野看他片刻,才说:“哥哥太爱你了,明白吗?”
    “明白,”曲燎原并不明白他突然表白是什么意思,先回应了再说,道,“我也爱你。”
    宋野既幸福且挫败,道:“我爸觉得我太爱你了,所以我没出息,懂了没?”
    作为他的父亲,宋志国希望他能做一个拥有独立健全人格的人,希望他的道路能更广阔无涯,生命能更光明灿烂,而不是永远做一个仅被爱情劫持并驱使的迷途少年。
    第121章 摸底考试和决定
    元宵节后, 宋野和曲燎原迎来了高中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
    平行班在寒假补课中也已经结束了第一轮复习, 开学后半个月左右就会迎来省一模, 因而在本学期的第一大周里,全市高中即组织了市一级的高三摸底考试。
    之前两年半的所有考试,学生们都知道一中全校的排名, 至于全市所有高中全部学生的成绩排名,因为是各校老师分别批改卷子,虽然试卷题目是一样的, 但标准难免会有不同, 所以只有校领导和老师们心里有底,并没向学生公布过。
    到这次市级摸底考试就不同了, 试卷统一收起来密封交由教育局分配,各校之间交换批改, 最后出了一个全市高三的成绩大排名。
    市一中理科班的宋野和某县区一中的某同学,并列了全市理科第一名。
    文科班全市第一名是二中文科班的某位女同学, 一中文科班的状元只排到了全市第三。
    这样的成绩,于生源优秀的一中来说,无异于遭遇了一模和高考前的滑铁卢。
    成绩出来的当天下午, 一中组织开了高考动员大会暨全市摸底考试总结大会, 按照开学时候发的年历上所写,考前动员大会本来是要到下一大周才开的。
    教导处主任兼2006级年级主任赵长林主持了会议,在会上几度激动到喉咙破音,“这是一中历年来摸底考试中前所未有的分数记录!”“这是我任教二十三年来最痛心疾首的成绩!”但是希望还是有的,“希望同学们把这当做新的起点, 从今天忘记过去的荣耀和悲伤,乘风破浪!迎击高考!不要给青春留下遗憾!”
    与会同学情绪极度不稳定,有些感性的同学甚至几次被煽情的赵主任煽到落泪。
    大会圆满成功,取得了让校领导和老师们都比较满意的效果。
    曲燎原在一中理科生中排第五名,全市排名第十七位,有点郁闷,会后带一班同学队伍回了教室,还一脸丧丧的模样。
    宋野也被赵主任叫去谈话了,他的总成绩分数比前几次考试低了十几分。
    以前曲燎原去办公室帮老崔做事时,听任课老师们议论过,以他的分数在全市所有高考生中,能排到第十名左右,依照过去几年的情况看,只要他报志愿时肯服从调剂,想被北大录取几乎是十拿九稳了,当时老崔还在别班老师面前带了点谦虚的炫耀夸自己的小班长:“他不想调剂,就想考光华学院的经管专业,死心眼得很。”
    结果摸底考试他就只考了全市十七名,除非北大今年没人报,不然服从调剂他也考不上。
    一开学就忙着复习准备摸底考试,他和宋野就先把旁的放一边,还没有最终决定报志愿的事,但还要不要冲北大是一回事,能不能考上是另一回事。他为成绩努力了这么久,还是难免被这意料之外的排名打击到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