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去我家写作业吧 第4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同时宋野也发现了曲燎原在文科上可能不太行,政治和历史学科其实就是在讲人类社会发展线性和非线性的组合变化,历史和政治的逻辑都是多面且复杂的,而曲燎原长了个过于简单的脑子。
    最后曲燎原还是用回了自己死记硬背的笨办法,宋野也没再费劲引导他,转而在理科辅导上下了更多功夫,决定高二分科时带他一起学理科。
    背着政治,曲燎原连打了几个哈欠,他已经疯狂复习了大半个月,晚上第二节 自习后也和江波杨晨光他们一起留在教室多学半小时。看脸都能看出他瘦了不少。
    “这两天好好睡觉,”宋野提醒他说,“大后天考试,考试的时候再犯困就坏了。”
    曲燎原丧丧地说:“抓紧最后两天好好复习,你不知道,我都紧张死了,要是这次考砸了怎么办?到时候一算平均分,我肯定进不了实验班了。”
    看他实在太紧张,怕考试时会影响发挥,宋野终于好心告诉他:“你放松一点吧,不可能取两次考试的平均分,又不是奥运会比跳水。”
    曲燎原:“???”
    “你知道什么叫应试教育吗?”宋野道,“一锤定音就是基本准则。”
    曲燎原蒙了,道:“可是是十二班班主任说的啊?”
    “还不是想吓唬他们班的人?一吓就知道要好好复习了,”宋野道,“就像你这样。”
    “……”曲燎原像被抽走了骨头,有气无力地趴在桌上,不肯好好看书了。
    宋野把手放在唇边吹了吹,露出不怀好意的表情,暗示曲燎原,要咯吱他了。
    曲燎原只得又坐好,继续背:“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期末考试结束,放寒假前就公布了成绩,让学生们带着成绩单回家过年。
    宋野依旧考了年级第一名,全年级学生对此已经麻木了,讨论都不想再讨论。
    曲燎原也如愿考到了七班的前二十,他是第十八名,全年级排名第二百八十三。
    正式放假这天,学生们中午离校,上午全体高一学生去学校大礼堂,学校组织开了一次全年级期末表彰会,给这次期末考试中成绩优秀的同学发了奖状和奖品。
    先表扬了进步显著的同学,是和入学成绩作比较的,曲燎原在全年级的排名进步了五百多位,拿了一个当之无愧的“进步奖”,上台领了一张奖状和一个盖了学校红章的笔记本。
    他拿着奖状和奖品回到座位上,有同学冲他竖拇指,说:“进步五百多名,你真厉害!”
    他心里乐疯了,还要谦虚:“不是不是,运气运气。”
    姚望坐在他旁边,他就打开本子给姚望看了看,当然也是有点炫耀的意思。
    姚望一脸不太感兴趣,还说:“学校真抠门,就发一个破本子,你瞎高兴什么?”
    他这次又考了班里五十几名。
    “你少嫉妒我,”曲燎原被泼冷水也不爽,说,“当时是谁啊?还说大话,说期末肯定能考好。”
    姚望:“……”
    两人不说话了,曲燎原又给其他人看他的奖状和本子,重新高兴起来。
    台上又开始表彰这次的年级前二十名。
    第一名宋野,除了奖状,还发了一个mp3当奖品。后面其他十几位同学的奖品分别是复读机和听力耳机。
    赵主任把那个包装很漂亮的索尼mp3发给宋野的时候,台下很多同学都“哇!”了起来。
    曲燎原拼命鼓掌,旁边还有同学对他说:“燎原,你哥好厉害啊!”
    不同于刚才的自谦,曲燎原很不要脸的说:“他就是很厉害,都没怎么复习,随便考考!”
    其他同学:“……”
    曲燎原想起姚望刚才酸他,又对姚望说:“学校也不算很抠门嘛,索尼mp3,还行是吧?”
    姚望斜着眼睛看他,他也斜着眼睛看姚望。
    互斜了一会儿,姚望先服软,笑起来说:“行了行了,你和你哥都厉害,就我是个笨蛋,行了吧?”
    曲燎原道:“那……我也不是这个意思。你还得努力,知道吗?”
    姚望道:“知道。”
    表彰完了成绩,校领导们又表彰了这学期有其他突出表现的其他同学,有得了国家级青少年组美术奖的一位特长生,有拾金不昧苦等失主被市电视台采访过的一名九班女生,还有在本学期默默奉献堪当表率的优秀班干部……
    曲燎原正在向姚望讲述宋野是如何“随便考考”的,只顾着高兴,没有听到台上在说什么,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直到掌声又响起来,前排同学回头说:“快上台领奖啊!”
    曲燎原还拿起奖状给人家看,说:“我领过了!”
    周围几个同学齐声道:“还有!”
    他又被发了一张“优秀班干部”奖状,和又一个盖了红章的笔记本。
    第44章 买年货和看电影
    这是截至目前, 曲燎原十几年人生里最辉煌的一天。
    中午放学, 同学们互相告了别, 大家回家过寒假。
    曲燎原和宋野一回到家,他就嘚瑟地对妈妈亮出自己的两张奖状。
    高秀月扫了眼,惯性以为是宋野的, 夸道:“小野真不错,又得奖了,还两张呢?”
    但宋野还没拿出自己的奖状, 含蓄地笑笑, 示意她再仔细看看。
    高秀月定睛一看,忙叫人:“曲大江快来看!你们老曲家祖宗保佑!你儿子得奖了!”
    曲燎原的一张“飞跃进步”, 一张“优秀班干部”,还有宋野的一张“年级第一名”, 三张奖状并排挂在了他俩房间的墙上。
    寒假正式开始了。
    离春节还有一周多时间,两个高中生在家里帮着大人打扫了房子、擦了玻璃。
    腊月二十八这天, 家里收拾妥当,高秀月写了需要买什么的单子,让宋野带好钱、带上曲燎原, 一起去置办点糖果坚果的年货, 也是让他俩一起去玩的意思。
    临近春节,市里大小商超都人满为患,街上人也比往常多了不知几倍。
    他俩在家乐福把该买的东西都买齐了,结账时排了很长的队,收银员都顾不上帮他俩装东西, 扫完商品码,宋野在刷卡时,曲燎原就在旁边把东西都装进超大号塑料袋里,装了整整两大袋。
    两人分别提着一袋,曲燎原从自己那袋里摸了两块金币巧克力,问宋野:“吃不?”
    宋野摇头,曲燎原就剥开一块自己吃了,另一块随手塞衣兜里,边吃边跟着宋野走,到处都是人,稍微不注意就要走散。
    宋野带他去了服务台,把两袋子东西存了件,又带他上楼,似乎想逛服饰鞋帽那一层。
    “不买新衣服了,”曲燎原忙表态,“咱俩反季买的那两件冲锋衣都才穿过几次,还挺新的,正好过年能穿。”
    宋野道:“不给你买,我想给高姨买双鞋。”
    曲燎原不想让他花钱,说:“她也不要。”
    宋野说:“她那双夹棉的皮鞋穿了得有六七年吧?你没注意吗?底子都快磨透了。”
    曲燎原愣了,他知道妈妈有双鞋旧了,但没观察那么仔细。
    逛了一下,宋野很快看上一双女式皮鞋,里面一层薄棉,跟高适中,款式简单大方,不容易过时。
    “这怎么样?”宋野稍稍拿不定主意,问曲燎原,“高姨喜欢这样的吗?”
    曲燎原也有点心动,说:“应该喜欢,去年我陪她逛街,她试过一双和这个有点像,当时就挺喜欢的,最后嫌贵才没买。”
    宋野问店员价格,对方正在招呼别的客人,说:“那双三百九十九,不打折。”
    曲燎原马上不心动了,觉得贵,高秀月最贵的是一双春秋皮鞋,也就两百多,平时还舍不得穿,便说:“小野,算了。”
    “四百块也还行,高姨一双鞋最少穿五六年,平均一年才几十块。”宋野道,“就它吧。”
    曲燎原又想了个理由阻止他,说:“你知道你高姨穿多大的鞋吗?反正我不孝顺,我不知道。”
    “三十七,”宋野却很有信心地说,“我看了她好几双鞋,都是三十七码的。”
    曲燎原:“……”
    宋野去问了问店员这鞋鞋码准不准,得到肯定答复后,就让对方开了票,自己去付钱。
    曲燎原还是不想让他买,追着他想说服他,一路去了商场收银台,收银台也排着队。
    两人在队尾争执起来。
    曲燎原道:“别买了!我说真的,我妈知道你给她买这么贵的鞋,别说高兴,非得愧疚死不可。”
    “只是一双鞋,不至于。”宋野道,“我有钱,你知道的。”
    他现在不但有原先那三万多,他爸宋志国的存款共计二十二万(不含利息)都是合法收入,在宋志国被判以后不久,这笔钱就已经交给了宋野。曲燎原看见过那张建设银行的卡。
    “你的钱是你的钱,”曲燎原道,“你给我买东西,以后长大赚钱了我就能还你,你给我妈买东西算怎么回事?替我尽孝吗?我不用。”
    宋野道:“我就乐意给高姨买,她待我像我亲妈一样,我就想孝顺她不行?谁替你了,想得美。”
    曲燎原道:“你你你……”
    “我我我,我什么?”宋野道,“说不上来别说了,今天阴天,阴天学结巴就要变结巴的。”
    “我才没学结巴!”曲燎原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嘴皮子居然没宋野利索了,很有点气愤。
    宋野用手指戳他额头,像大哥教训小弟一样,说:“你就不会说话。什么叫我给你买的东西,等你赚钱了你就还我?要是分这么清楚,那你现在就还,长大你要是跑了,我去哪儿找你?”
    曲燎原心想我是那种人吗?!道:“我能跑哪儿啊?都说了要永远在一起的。”
    宋野一下笑了。
    曲燎原:“……笑什么。”
    “当咱俩一起给高姨买的,以后你还我的时候一起还,行不?”宋野掏了五块钱给他,说:“队伍这么长,我得排一会儿,你去给我买份冰粥。”
    商场暖气开得很足,工作人员都是穿夏装,他俩虽然敞着棉服外套,里面也都穿了毛衣,是很热的。
    曲燎原左看右看,宋野给他指了指,说:“卖冰粥的在那边。”
    “那我去了。”曲燎原把五块钱攥在手里,一份冰粥是卖四块五。
    宋野道:“买完端回来给我,不许偷吃。”
    曲燎原端着冰粥回来,还没排到宋野,前面还有六七位,就这么会儿功夫,队尾又多了十几名顾客。
    2006年至2007年,电商还没发展起来,大众对网购的普遍认知基本还是“网上能买东西?骗人的骗人的”,仍然对实体商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信赖度更高。
    “没找钱,”曲燎原说,“冰粥老板说涨价了,以后都卖五块。”
    宋野点头理解道:“过年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