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长兄在上(重生) 第12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顾慎闭了闭眼。
    再忍下去他就不是男人了。
    顾慎打横抱起顾熙儿,往紫檀木攒云纹拔步床的方向走去。大红芍药花幔帐放了下来,遮掩住一对缠绵恩爱的璧人。
    他心里这会儿只有眼前的人儿,再没有了别的,什么年三十乱七八糟的,都要靠边站了。
    杜鹃、丁香等人都在廊下守着,原本还担心顾熙儿,如今听到从内室里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口申口今声,悄悄红了脸。
    杜鹃快步走过去,伸手关了推窗。
    她还打发守门的小丫鬟去远处玩,“小桂花,领着她们去前院踢毽子去。今儿年三十,不用你们守着了,痛快去玩吧。”
    守门的小丫鬟和孙桂花年岁差不多大,正是爱玩爱闹的时候,听闻可以去歇息,哪个又不高兴。
    拉着孙桂花的手就要跑走。
    倒是丁香唤了她们一声,让连翘去小厨房给她们抓一些炒货拿着吃去。
    炒货一般都是葵花子、花生,等到年三十晚上守岁时,顾家仆从个个也都能分上两把吃。
    顾熙儿以往都是午时左右就吃午饭的,今儿倒好,未时都过半了才喝上两口羊肉汤。
    她手指头都懒得动一下,腰酸背痛的,感觉浑身的骨头都散了架。
    顾慎却是神清气爽的很。
    他愉悦的吃了午饭,坐在一旁等顾熙儿喝羊肉汤。他也是个极其有耐心的,甚至接过杜鹃手里的碗,亲自拿了汤勺喂顾熙儿喝。
    长兄穿好了衣衫风度翩翩的,俨然一位浊世佳公子。谁知道褪下竟然是另一番模样。只把人折腾的求着他还不肯放。
    顾熙儿越想越气,一想到自己又哭又要,就觉得抬不起头来了。
    她小脑袋往外伸了伸,照着顾慎的骨节分明的手背就是一口,气的羊肉汤也不想喝了。
    顾熙儿小兔牙也没有使劲,自然也不疼。
    顾慎浑然不知道顾熙儿的打算,还伸手揉了揉她细软的发,“宝贝儿,快喝吧。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喝了。”
    茉莉已经是第三次过来给胡俞传话了,“大少爷,大老爷和老夫人他们都在祠堂等您和少夫人过去。”
    顾慎“嗯”了一声。
    他也不慌:“等你们少夫人喝完这碗羊肉汤。”
    顾熙儿:“……”
    茉莉应“是”,出去交待胡俞了。
    顾熙儿推拒顾慎再喂过来的羊肉汤,翻身就下了罗汉塌。结果腿一软,站立不稳又扑到了顾慎怀里。
    顾慎失笑,瞧着羊肉汤也被顾熙儿喝的见了碗底,把碗递给了身旁的杜鹃。
    他一句话把顾熙儿逗的脸红起来:“熙儿已经开始投怀送抱了吗?”
    顾熙儿小小“哼”了一声,从顾慎怀里出来,让丁香给她拿披风过来。
    她性子软,即使是生气也不会很久,等到要出门的时候,已经是亲亲热热去挽顾慎的胳膊了。
    顾慎其实想拦着顾熙儿过去祠堂的,看她又一副无事人的模样,也就没有言语。妻子对祭祖这件事情的反应过大了……让他忍不住的想知道究竟。
    寒冬腊月过了正午是极其寒冷的,尤其是没了太阳。天气阴沉沉的,北风呼啸,瞧着是要下雪了。
    依顾老夫人为首的众人都到了顾家祠堂。祠堂庄重,也没有个座位,大家就三两成群的站在一处,偶尔说上几句话。
    大概是等久了,顾老夫人觉得累,就打发李忠寻了个圈椅过来。
    她坐下等着顾慎夫妻俩。
    顾老夫人不时往庭院里瞧,又问宋氏:“有没有着人去催慎哥儿和他媳妇一声?天色也不早了,祭祖要紧。”
    “早早催过了,说是马上就来。”宋氏也纳闷的很,长子从来都是准时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从来没见他迟到过。
    她看了眼苦着脸站在不远处的胡俞一眼,唤他上前来,问道:“你们主子在做什么呢?”
    胡俞头摇的像拨浪鼓般,“奴才不知道。”
    开玩笑,他就是知道也不能说知道啊。更何况,他也真的不知道主子在干嘛。
    他就一个负责传话的,啥也不是。
    顾怀怕冷,穿的特别厚,貂皮大氅都披上了。玉白的脸看起来气色不大好,眉眼间病病恹恹的。
    他咳嗽了两声,安慰宋氏:“伯母,长兄向来是个有主见的人,估计是被事情绊住了。您别急,说不准马上就来了。”
    郑氏担忧的看了一眼顾怀,也附和道:“是啊,嫂子。您别急。”
    顾忆在一家子兄弟里,和顾怀的感情最好。
    他听到顾怀咳嗽,赶忙上前给他抚了抚后背,温声问道:“二哥,你没事吧?可是冷的难受了?”
    祠堂寒气大,他怕顾怀受不了。
    顾怀笑着摇头,和顾怀说道:“无碍的。我就是见了凉气会咳嗽两声,不用担心。”
    顾忆清秀的脸上满是担忧,却也没再说别的。
    钱圆圆原本是和丈夫顾忆站在一处的,这会儿丈夫走了,就只有她孤零零的。
    她心里不高兴,苹果脸都皱成了一团。感觉丈夫对她还没有对二哥好呢。
    宋氏“嗯”了一声,也问起顾怀的身体来。
    几人正说着话,顾慎和顾熙儿一前一后就到了。不过顾熙儿没再挽着顾慎的胳膊,她被丁香搀扶着,一步步走的很慢。
    宋氏狐疑的眼神打量了顾慎和顾熙儿一圈,又见顾熙儿杏眼潋滟,无端的透露出风情。腿脚走路好像还使不上力气……
    她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狠狠的瞪了眼长子。
    作者有话说:
    ? 第131章
    顾慎可谓是满面春风。
    他拱手给顾程明、顾程敏行礼, 又走到顾老夫人身边:“祖母,我有事, 来晚了。”
    顾老夫人扶着贾嬷嬷的手站了起来, 精神头看起来很好:“来了就好。”
    她这些年对顾慎还是相当满意的,毕竟他还刚成了亲,等来年再和熙姐儿生个大胖小子出来。顾家就是后继有人了。
    顾程明见儿子和儿媳妇都到了, 开始吩咐李忠、胡俞等人摆上猪头、糕点、素酒等一众祭品。
    宋氏正在低声同顾熙儿说话,也是斟酌再三,甚是委婉地:“熙姐儿, 你年岁还小呢。要学会拒绝。不能凡事都依着别人。”
    顾熙儿腰酸的很, 也没有注意宋氏在说什么,一谓的只是点头。
    宋氏一看就知道顾熙儿根本没有把她的话听到心里去。
    她也着急, 但到底还是为了顾熙儿着想, 索性直白的开口:“……特别要学会拒绝你长兄。”
    顾熙儿:“……”
    她抬头去看宋氏带有深意的眼神,蓦地反应过来,白皙小脸直接红到了耳朵跟。
    宋氏微叹, 伸手怜惜的拍拍顾熙儿肩膀, “你身子骨自幼就不好, 要多注意才是。”
    “母亲,您快别说了。”顾熙儿羞的抬不起头来。
    宋氏还是发愁:“熙姐儿,你性子软, 母亲总是担心。你长兄人高马大的……”
    宋氏的话还没有说完, 就被顾熙儿打断了,“母亲, 我记下了。您别说了。”
    周边这么多人, 被人听到了可如何是好, 她以后都不要再出门了。
    顾熙儿原本对顾家祠堂是很抗拒的。因为前世她的牌位就摆放在这里, 内心也恐惧的很。但是中午和长兄胡闹了一场,心绪平静了许多,现下又被母亲追着告诫……已然顾不得在思考其他的了。
    众人在顾家祠堂祭了祖,又各自回去了。毕竟日子特殊,或多或少的,各人也都有事情要做。
    顾慎和顾熙儿一起,都走出顾家祠堂了,又被顾老夫人唤住了。
    顾老夫人招手让顾熙儿上前来,亲切又和蔼:“熙姐儿,陪祖母去幕斋堂坐会儿好不好?大过年的,祖母也想和熙姐儿说说话。”
    顾熙儿愣了一下,回头去看顾慎,有些无措。
    她知道在这个时候要答应顾老夫人的,却又说不出口。
    被伤害的次数多了,下意识的就想规避。
    顾慎却摸了摸顾熙儿细软的发,说道:“去吧。天黑之前我会去幕斋堂接你回来。”
    顾熙儿点了头,又小声和顾慎说道:“长兄,你不要忘记。”
    她实在不想和老夫人多待。
    顾慎桃花眼微弯,笑着应下了。
    顾老夫人就站在顾慎和顾熙儿身后,即使顾熙儿说话声音再小,还是勉强能听到一些。
    她苦笑不已……熙姐儿和她生疏的厉害,看如今的状况,怕是再弥补也是作用不大的。
    顾熙儿带着杜鹃和丁香跟着顾老夫人一路去往幕斋堂的方向走去。
    顾老夫人和贾嬷嬷说话,“天这么冷,怕是夜里就要下雪了。”
    贾嬷嬷笑道:“瑞雪兆丰年,是好兆头。”
    她是农家人出身,对天气俗语知道的也多。
    顾熙儿安静的跟在顾老夫人和贾嬷嬷身后,一句话也没有。
    顾老夫人甚至让顾熙儿到她跟前来,“好孩子,祖母让小厨房做好了桃花酥,都是按照你的口味来的。要不要尝一尝?”
    她记得顾熙儿小时候是很爱吃桃花酥的。
    “谢谢祖母。”顾熙儿嫁给了顾慎,对顾老夫人的称呼也改了。
    只是她和顾老夫人还是亲近不起来。
    隔阂一旦产生,感情就变了,彼此的关系也会变。这是没办法的。
    贾嬷嬷看的直叹气,也逗着顾熙儿说话,“少夫人,大小姐在木幕斋堂烤红薯,等咱们回去刚好就熟了。您不妨也吃一些。”
    顾熙儿点了头,“我也喜欢吃烤红薯的。”
    她对着贾嬷嬷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我在延平时,还自己烤过。不过我烤的不好,都焦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