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锦绣荣宠共华年 第5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四个蜜面面相觑,见书衡已经躺下,自顾自闭上了眼睛,只好又给她擦了额头,盖好被子默默退下。
    书衡烦躁的翻了个身,把头埋到侵染着玫瑰香的缎被里。不得不承认刘旸当日说的话让她十分介意。担心个什么?又注定些什么?为什么要特意提醒她?
    -----这种烦躁就好像春天要来不来的时候,万物都在焦灼中等待第一声春雷。
    然后,书衡的春天就到了。春雷响了。
    三天之后,礼部忽然传皇帝旨意“荣宜县主,袁氏书衡,文淑贤和,兰香桂魄,恭仪懿范,美行仁德----”
    一大串四字成语听得书衡晕晕乎乎,正当她在这么这个人到底是不是她的时候,结尾一句话将她雷的外焦里嫩,半天回不过神。“朕之长子,穆穆秦王,心悦成德,福泽无疆,特赐佳缘,鸾俦成双。”
    “呵呵呵,荣宜县主,恭喜贺喜了。大喜大喜。”宣读圣旨的还是同一个太监,眉花眼笑,身形圆胖,一身红衣,映在书衡的脸上特别喜庆。
    懵圈的不仅仅是书衡,还是她身后跪着的屁股翘的高高的,头都不敢抬的四个蜜。书衡下意识的扭头找袁国公。
    “县主,接旨了。”大公公笑的愈发亲和。
    书衡轻轻搓了搓手,抬头,笑出一脸纯真:“我不接可以吗?”
    “抗旨不尊,杀!”
    书衡轻轻打个哆嗦,盯着大太监递到自己面前的金黄卷轴。
    “那个,大人,请问陛下下这道圣旨的时候有没有喝酒?”
    “----咱家保证陛下是清醒的。”
    “那陛下最近有没有磕到过头或者掉进水什么的?”
    “----陛下最近身体十分健康,连咳嗽都没有一声。”
    “陛下最近喝的奶是三鹿的吗?”
    “----陛下从来不喝奶,更何况是鹿奶。”
    陈太监有点不开心了,原本以为能讨上一大份喜钱呢,结果遇到这么个状况,袁国公再怎么受宠,县主你也不能太放肆了呀。
    书衡察觉到他的脸色,默默垂头表示歉意:“对不起公公,阿衡不是故意的,我只是,只是有点被吓到了,我,有点害怕。”再次抬头,已经红了两个眼圈。她如今相貌还属稚嫩,轻咬红唇,微蹙了黛眉,两滴眼泪要落不落打转在眼眶里分外令人怜惜。
    陈太监已经到定国公府传了不止一回旨,颇受国公和夫人礼遇,也不催逼的太过分,瞧她这般模样,也和软了神色,还是个小姑娘呀:“县主不用怕,秦王妃,正妃,多么风光的事情?等你及笄了才进府呢,现在没事啊。”
    嘴上说的和软,但动作却愈发坚决了,那圣旨几乎塞到书衡眼皮子底下。书衡身子不由自主的往后仰了仰,离的又远了些。
    陈太监:-----
    “我爹爹呢?”
    “国公爷没有反对。”陈太监意味深长的看她一眼。
    至少,我爹不会害我。
    书衡咬咬牙,一闭眼,双手捧过了圣旨。幸好蜜桃机灵,连滚带爬的跑去开箱子,拿出的一锭银子足有五十两,不由分说的塞进了陈太监的衣兜-----这种人是绝对不能开罪的,小姐刚刚的表现太离谱了。
    等到半下午的时候,书衡才知道自己被那个精明狡猾的公公欺骗了。袁国公夺门而入,劈手拿过圣旨,略略一看,冷冷的笑,满面霜白:“哼,我没有反对?我都不知道这件事,怎么反对?”
    书衡也吃一大惊,“所以,陛下这是在耍流氓?”
    “嫁进□□的可不止一个你,你还未成年,先入府的是良国公家的王丽君,侧妃!她十六岁了。”袁国公把圣旨团了一团揉进了袖子里,迈步往回走:“一身无赖习气!怎么看怎么像他开国老祖。”
    “爹爹,你哪里去?”
    “进宫面圣。”袁国公挥挥手:“你好好呆着,别乱跑。”
    书衡摸摸鼻子,僵硬的靠在雕福刻寿的圈椅上。前世的爸爸妈妈哟,求你们保佑我好运。
    大夏皇庭,昭仁宫。袁夫人浑身披挂,按品大妆,面上却无一丝往日的得意骄矜,满面惶急,宫舆一停下,便提了裙子,三步并作两步的闯了进去,步履仓促,也顾不得礼仪:“姑奶奶?姑奶奶大事了。”
    袁贵妃正在那里抄写《养生百味》,忽听此话,吓得啪嗒一声丢掉了手里的笔:“慕云病了?御哥儿病了?”
    “不是不是,是阿衡,阿衡被别人抢走了。”袁夫人急的红头涨脑,恨得只跺脚:“娘娘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袁妃也急了,当即起身离塌携了她的手,走到内室“你慢些说,怎么就大事了?阿衡怎么就被抢了?”
    “是陛下陛下。”袁夫人压低了声音,急急开口:“陛下把阿衡配给了秦王,方才礼部都传了旨了。”
    袁妃如遭虫噬,身子一抖歪在了锦绣墨玉梅花靠枕上:“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她伸出手指轻轻揉了揉太阳穴。
    皇帝急着立太子定国本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大皇子刘旸早先沉溺于武技,不在朝堂行走,也不培植自己的班底,根本没有人支持,便是皇帝心有此意,也难以服众。更何况,根本没有强有力的母族帮扶。再加上其余的皇子年岁相差不算太多,也都渐渐长大,人心未免愈发浮躁了。
    二皇子刘昫同样非常优秀,四皇子更是愈来愈出挑。尤其皇帝有感于自己悲痛的童年经历,并不愿意为着一个接班人而特意把其他儿子养废,所以都会实时安排合适的工作,比如江东第一届南北士林博览会就是二皇子主持操办的----在大臣眼里,这几位皇子都一样受信重,那到底该站哪里呢?
    袁慕云的身份过于暧昧,他虽然以孤臣的身份行走庙堂,只效忠皇帝,但在世人眼里,这个位高权重万人之上的国公却是四皇子刘昀的母族。纵容不断的有人来探他口风,都会被他巧妙的挡回去,但没有耐性的皇帝却受够了。他要让人心安稳下来,让一切尽快尘埃落定。
    联姻,向来都是一个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靖安公主嫁进了帝国神将府,如今再把定国公府的县主送进□□,庞大助力从天而降,这买卖可以说非常划算。
    -----确实有大家族抛弃女儿坚持自己的选择,但皇帝相信袁慕云不是那样的人。
    关键是他丫的从来不明确表示自己的立场?!皇帝就郁闷了,向来都很细腻敏锐的袁慕云怎么这会偏不配合自己了?
    “不行啊娘娘不行。”向来作风强悍的袁夫人都快急哭了:“衡儿她自幼被保护着,连个刁奴都没遇到过,又一门心思与人为善,性格不刚强倒罢了带着点柔弱,啥糟心事都没处理过。王府也好,皇宫也罢,她根本应付不来。我和公爷原本想的就是找个人品可靠的后生,不论门第不论财富,只要她看得上就嫁了,我们自然可以罩她一辈子,毕竟这世界上比袁家还红的也几乎没了。但现在,现在却变成了这个样子!”
    “真是要了老命了。秦王此人性情异于常人,又有点三不着两的,相貌也就不说了,反正也不会有人比国公爷更美貌。他也算勉强够的上,但听说喜怒无常,举动无法捉摸,阿衡怎么能跟这种人相处?况且这正妃还没进门呢,倒先抬进去了侧妃,还是王贤妃的侄女。瞧着这娘娘不吭不哈的,可她毕竟有着还挺受宠的三公主啊?认真分说起来,阿衡也就剩下四品县主这一个门面优势了。这么强的侧妃,她又是不会与人谋算的性子,到时候万一被人欺负了,万一吃了暗亏,我怎么受得了。”
    “不急不急。”袁妃定了定神,“莫要慌张。我们先来捋一捋。陛下的圣旨是要交由内阁审核的,通过了才有可能下发。首辅董苌不是告病了吗?现在是谁主事?若是董苌,他不会意识不到这桩婚事背后的影响,董侍郎又与慕云交好,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秦王刚行完冠礼,说亲也是正常。可是齐王呢?齐王也有十八了吧,与秦王连上这么强大一个亲家,太后和李妃一定有话说,齐王又会定谁?我记得太后身边一直打转的两个女孩,一个是文和县主,一个是向华伯府的李玉兰。齐王妃又会定下哪个?而且二公主三公主也都及笄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陛下行事往往不讲套路,让人哭笑不得,但认真琢磨一番,就会发现他的用意。”
    袁妃那轻柔却冷静而理智的声音有很大的安抚作用,袁夫人毕竟不是一般拙妇,迅速冷静了下来。一场新的博弈又开始了?
    ☆、第105章 董老狐狸
    太难看了,真的是太难看了。
    董阁老眯着那双被皱纹和灰白眉毛装点着的眼睛,打量着面前大大扁扁一只流山纹茧形壶,那小小的壶嘴里无比艰难的探着一捧大朵水晶菊的头。这装扮的维和程度让董阁老昏花的老眼几乎被刺瞎。
    然后他捂着几乎被刺瞎的眼,一转身就遇到了袁慕云。
    啊!真巧!董阁老花白的胡须轻轻抖了抖。
    袁慕云此人光彩夺目一张脸,常年一点若无若有的笑,因为气度谨严言语从容,那笑未免就沾上了点高深莫测的味道。然而,今天他竟然没有笑----这让董阁老未免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老花太严重,所以他就更加努力的揉了揉自己的眼。
    -----他觉得自己应该躲远点。
    但身为朝野名宿,士林领袖,掩面而遁毕竟是件太掉身份的事情。所以他默默祈祷脸上写着“近我者死”,满身风霜之气的袁慕云没有看见他。随后----袁慕云就看了过来。
    “袁公。”作为长辈和首辅的他先开口打招呼,算是极大的礼遇。
    袁慕云抿了抿唇,微微侧身,再转过身来,又笑出一脸春光:“啊,阁老。”
    董苌莫名的手一抖,拐杖差点掉下来:“定公来找陛下?啊,刚好,陛下就在御书房,哦,不,现在应该去了东暖阁。”
    他迅速指路,出卖了刚刚抓着自己问计的陛下,决定离战场越远越好。毕竟不管袁慕云到底会和皇帝怎样,倒霉的都是旁观者。不晓得是袁慕云太阴险还是皇帝太任性,反正敢得罪这两位的,到后来都会面壁思过“生而为人,我很惭愧。”那这两个终于翻脸,箭头对准了彼此----而且还要把握在一个刺伤而不刺死的范围内,到底会发生什么呢?
    董苌才不会说自己莫名有点期待,他非常善意而又好心的上前劝解,对一个莫名被抢走了女儿的倒霉父亲进行安慰:“君臣有礼,长幼有序,上下有尊卑,奉天承运旨意大过天。秦王殿下英武过人,才智不凡,乃天纵之才,配如花似玉的荣宜县主,天造地设啊。”
    然后,带着点难得的愉悦,看着袁慕云脸色越来越差。
    没错,陛下的圣旨要交内阁审查,而内阁之首的他自然毫不例外的盖章通过。这出乎意料的顺畅几乎让陛下震惊之后,感到狂喜,第一次觉得自己的首辅如此可爱。毕竟以前总是奏请立刘旸为太子的人是老申。而董苌不投赞成票就罢了还总是用一副洞若观火的姿态隔岸观火。
    在皇帝终于决定哪怕开罪了兄弟也得破釜沉舟的时候,董苌忽然如此给力了!这让他多年偏见一扫而空,在保举太子的从龙之功里,董苌反而排到了申渊前面-----虽然后者一直都积极努力,但毕竟没成效不是?
    老狐狸董苌从另一个方面打败了申渊,高门pk寒门,前者胜。
    为什么以前总是不开口?若是太容易得到了就不会珍惜了。若非五年前就念叨着立太子结果拖沓到现在,陛下就不会想到这件事有多难,感受不到难度,怎么能体会到臣子的作用?要相信陛下思维之粗狂,他真的想不到。所以,不出手则已,要出手就得等吊足了他的胃口,再关键时刻,一言九鼎定乾坤!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袁慕云一直不表态。董苌无法确定这个对圣心圣意有着超乎寻常的影响力的人到底打算做什么。扶植四皇子上位?为家谋为天下谋其实可以不矛盾的。但看到皇帝圣旨的一刹那,董苌就了然了----主子先等不了了。他在逼袁慕云站位。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跟自己站在一起,而不是某个排行第四的儿子。
    那他作为皇帝的首辅,在这个时候必须站出来:放心放心,我一定挺你到底。
    皇帝或许无法弄清复杂的君臣博弈,但他讲义气。这就足够了。
    至于袁慕云。嘛,你当初把林点金送进申府,一下子造三个进士出来的时候,可是给我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倒不是后辈科考,而是朝野舆论,毕竟在许多人眼里,很多时候袁慕云的做法就代表着皇帝的意思。
    董苌笑的和蔼可亲,活像一个土地公公。敢这么大胆在定国公火头上浇油,是因为他清楚袁慕云绝对不翻脸的----身为一个理智而敏锐的谋臣,他不会也不能。如今董家联姻的陈家,与国公府可是干系颇大。简单的陈述一下,就是如今董某人的未婚妻的小外祖母,刚好就是书衡那个已经过世的亲奶奶。说不定日后书衡见到她,还得唤一声表姐。
    “阁老啊。”袁慕云背负双手微微而笑,头顶灿烂的太阳映在琉璃瓦上,辉光一片,十分明媚。“话说回来,贵府令孙在极力申请外放?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民间疾苦急需探查,探花郎年纪轻轻却不骄不躁,折节亲民,实在难能可贵。这真是陛下的福气朝堂的鸿运,等他出发的时候,千万记着知会一声,我定然有贺仪赠别的。”
    董苌的脸立即耷拉了下来。
    董怀玉很有主见。这是好事,董阁老向来都很欣慰,感觉比儿子还强些。但太有主见事情就大条了。就比如现在。
    一般情况下,职场第一步往往影响着后续发展和未来规划。对于那些千辛万苦才登科的士子来讲,更是重要。大夏,进士高中之后,一般都有两条路,一是入翰林院,一是外放。表面看来似乎前者清贫修书,后者更自由而且能在基层得到更多的锻炼。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前者镀金之后再外放刷经验,后来才有希望入阁触碰权力中心,而后者很可能众生政途都在四品外职上封顶了。
    现在,对游戏规则并不陌生的董怀玉不晓得为何抽了风,硬要选第二条路。更令人伤心的是董阁老似乎还拦不住他。
    哪壶不开提哪壶,戳心眼子的技能袁慕云从来都不会输给别人。
    在董苌肉疼到胡子都在发抖的僵硬笑脸里,袁慕云潇洒的挥挥手直入东暖阁。
    董苌幽幽的望了望那雕龙刻凤的窗户一眼,非常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昂起头颅,走进了夕阳余晖里:陛下,老臣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东暖阁的执事太监远远看到袁慕云走过来,神色还不太对,非常训练有素的脊背一弯迎上去:“袁公安好?”
    “哦,好得很。呵呵。陛下在干什么?”
    “陛下刚去了昭仁宫,又去了校场,还走了趟永安宫,现在正在屋里---”
    “抠脚?”
    “-----”太监默默擦了把汗:“陛下从早上忙到现在,一会儿工夫都没歇着,奴才看了都觉得欣慰呢。”
    “因为他终于不寻事胡闹,所以自己松了口气?”
    “----其实陛下一早就召唤了靖安公主的甘家驸马进宫。翁婿畅谈良久,陛下非常宽容和慈祥。”
    “哦?甘驸马?就是那个爱宫商慕娇娥,又号称精神交流审美无邪的艺术家?不知道他那种随随便便就开腔歌呼,飞鸟惊雀的毛病改了没有。”
    “----后来陛下又接见了辅国公,许公爷想要早点定下世子,他老人家因为年老力衰多病多灾动了让位之念。”
    “是吗?许黑熊那破破烂烂的身子打几个补丁也能照常使用,这么急着退位,小严夫人又克扣了他的酒?”
    “淡定淡定。”太监偷偷擦了把汗:“公爷慢点,小心台阶。您身子好些了?腿酸不酸?”
    砰!袁慕云伸脚踹开了房门,淡淡的看他一眼:“不酸。”
    皇帝在一片日光暗影里,睡醒的雄狮般静静的抬起头来,然后看到小太监飞速的关门,飞速的闪人,默默捂脸叹了口气,打叠气一脸熏人的笑:“呀,袁卿啊,今天儿不陪夫人逛园子了?”
    袁慕云没有行礼,他背负手上上下下打量着这一国之君,随后袖子一抖,把圣旨掏了出来:“你要是赶紧去礼部收回成命,我就可以陪你逛园子。”
    皇帝十分无赖的摆着手:“不行不行,朝令夕改,我这一国之君的颜面何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