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七零之娇后妈与冷丈夫 第3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苏婷梳顺头发刚上床,就被贺东川抓住手腕说:“我们试试风扇吧?”
    “不是已经试过了吗?”苏婷疑惑问,买电扇的时候就试过了,而且回家后他们还吹了那么久,质量肯定没问题啊。
    贺东川说:“不是试这个。”
    “那是试什么?”
    “试睡觉的时候风力够不够大,你还热不热。”贺东川一本正经说完,低头吻住苏婷的唇。
    当天晚上,苏婷被贺东川抱着从头对着电扇,到脚对着电扇,再到正面背面对着电扇,三百六十度,全方面感受了电扇的风力。
    陷入黑暗前苏婷想到穿越前看过的一个话题——七八十年代的人有多保守?
    答案五花八门,她当时也凑趣写了个回答,根据不知道从哪吸收到的相关信息,写了个长达八百字的回答。
    但现在,想到那个回答苏婷只想呵呵。
    保守个屁!电扇都要被贺东川玩出花来了!说他保守,她答应电扇都不答应!
    第25章 过稿
    贺东川找人打听订牛奶的事很快有了结果。
    牛奶每户半斤起订, 价格倒不贵,两毛八分钱一斤。但因为平川岛离市里太远,奶站不愿意送, 所以如果他们想订, 要么包来回交通费,要么订牛奶的人足够多。
    苏婷问:“足够多是多少?”
    贺东川伸出两根手指:“每天至少二十斤。”
    “二十斤?”
    二十斤可不是小数目, 虽然喝牛奶能长个,强身健体, 但再好的饮品也不能当水喝。
    像他们家三口人, 每天顶多订一斤牛奶,就这还有多的,贺东川早上六点左右出门,赶不上奶站的人来,夏天气温又高, 牛奶不经放,等他晚上回来味道都要变了, 喝了别说强身健体,不拉肚子就谢天谢地。
    喝牛奶的主力只有苏婷和贺焱两个人,她胃口小,一顿二两牛奶就差不多了,这样算下来,他们订半斤就够。
    这样算下来,她可能得拉三四十个人一起订牛奶,才能够凑足二十斤, 就算每户都愿意订一斤牛奶, 她也要再拉十九个人。
    虽然能来随军的, 男人级别都不会低, 副营是最低的,月工资都有一百多。但苏婷隔三差五去供销社买吃的都能被人说嘴,更不用说按月订牛奶了。
    两毛八听起来好像不贵,但按一个月三十天算,每天一斤牛奶就得要八块四,够一个人的伙食费了。
    苏婷是个很懂得变通的人,见这条路不好走,就开始算账。
    按奶站工作人员的说法,他们的送奶员都配有三轮车,从奶站到码头这段路不需要交通费,他们要给的只有坐船的费用。
    坐船不便宜,单程两毛,按三十天来回就得十二块,但码头有月票售卖,三块钱一张。
    如果她每天订半斤奶,费用就是四块二,再加上交通费三块,一个月七块二,好像可以接受?
    但也有问题,如果他们只订一份牛奶,奶站工作人员不可能单跑他们这里,只能送到榕市码头附近街道时顺带着给他们送。
    这样的话,送奶工不会来得太早,预计是搭乘七点钟的轮渡,到家属院预计七点半,而小学七点二十上课。
    解决的办法也简单,那就是苏婷拿到牛奶后直接给他送到学校去,当成饮料喝,反正牛奶只要没变质,什么时候喝都一样,所以这其实算不上什么大问题。
    考虑过后,苏婷问:“如果我们出交通费,自己订牛奶,应该没事吧?”
    “没什么大问题。”
    听出贺东川话里的深层含义,苏婷问:“那就还是有影响?”
    贺东川说道:“可能会被诟病生活作风奢侈。”
    苏婷:“……你管这叫没什么大事?”
    这年代被诟病生活作风奢侈可不是什么小事,多少人栽在这上头被下放改造,贺东川倒好,还说没什么大问题。
    没有冰箱空调的日子就够苏婷受得了,再下放劳改,那她真不如死回去得了。
    苏婷轻咳一声说:“我认真想了想,其实牛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万一碰上牛奶过敏,喝了别说长个,说不定还得进医院。”
    贺东川说:“小焱在首都的时候,我妈也长期订牛奶,他不过敏。”听说听牛奶这事后他问过贺焱。
    苏婷继续扯理由:“那也没什么必要,你个头高,你妈也不矮,小焱不喝牛奶应该也能长到一米八,喝不喝牛奶都一样。”
    “那倒是。”
    “是吧,”苏婷立刻挺起腰杆,“我就说嘛,其实喝麦乳精就够了,营养又好喝,我每天早上给小焱冲一杯,他可喜欢了!”
    贺东川一脸严肃点头,话音却是一转:“可是我已经跟我们团长说了,喝牛奶有利于长个的事。”
    “你们团长也打算订牛奶?”苏婷思索着说,“但就我们两家订,不够吧?”
    他们两家人,怎么都不可能订到二十斤,仍然需要出交通费,被人看到帽子也不会少扣一顶。
    贺东川继续说:“我们团长媳妇在妇联工作,她觉得订牛奶这事很好,打算跟她们领导提。”
    直到此时,苏婷才隐隐明白了贺东川的意思:“她打算组织军嫂们订牛奶?”
    “嗯,妇联是机关单位,在军嫂中更有威信,由她们出面劝说,凑足二十斤应该不难。”贺东川点头说,“如果这事能成,孩子们喝了牛奶,身体变好了,对她来说也算功绩。”
    苏婷问:“所以,你们团长媳妇一定会积极促成这件事,我们躺着等结果就行了?”
    “没错。”
    “你都打算好了,干嘛还瞒着我?”苏婷转过弯来,开始算账。
    贺东川说:“想给你个惊喜。”其实是想逗逗她,但这话显然不能说出口。
    但他不说苏婷也能看出来,轻哼一声:“看在你做了这么多事的份上,这次先放过你。”
    “那有奖励吗?”贺东川不老实地捏着苏婷的腰问。
    苏婷拍开他的手:“没有。”
    话音刚落,就被贺东川按着亲了好几口,又是荒唐一夜。
    ……
    贺东川他们团长媳妇叫姜爱红,是个很雷厉风行的人。
    昨晚贺东川刚跟苏婷说她打算组织军嫂订牛奶,今天上午她就来贺家找苏婷登记了。
    登记时苏婷注意到表格上就写了三个名字,其中还包括了姜爱红本人,忍不住问:“愿意订牛奶的军嫂多吗?”
    姜爱红说:“我还没去问。”
    “那这两个人……”苏婷指着表格上的名字问。
    “哦,这俩都是我同事,我跟她们一提,她们就同意了,”姜爱红笑道,“我想着这事是小贺跟我们家老杨说的,奶站那边也是他去联系的,那你肯定愿意订牛奶,就先来找你了,表格上登记的人越多,我越好找其他人做工作嘛。”
    “那倒是。”苏婷笑,刷刷填上名字,以及要订的数量,考虑到贺东川出门太早,她只登记了半斤。
    姜爱红看到也没说什么,贺家孩子少嘛!
    如果她家也只有一个孩子,她肯定不订那么多牛奶。现在花了大钱,就盼着孩子们真的能像贺东川说的那样长高点,至少得比他们老爸长得高。
    想到这姜爱红问:“苏同志,这喝牛奶真有用?能长高?”
    听姜爱红这么问,苏婷才知道她心里还在打鼓,说道:“喝牛奶肯定能长高,但能长多高,就要看个人了,你要是想孩子长高点,就让他们多运动……”
    她本来想说打篮球,但话到嘴边想到家属院连球框都没有,改口道,“多跑多动,再加上喝牛奶补充营养,对了,有条件的话,想办法让他们每天吃一个水煮蛋,没有就多吃鱼吃肉,营养跟上来了,这个头就不会矮,像小焱,来平川岛前牛奶没断过。”
    苏婷是九零后,跟她同龄的人,身高都一般,女孩一米六算高的,男孩能过一米七的线就谢天谢地了。
    嗯,她是南方人。
    但当她参加工作,身边同事的孩子都挺高的,而且每次经过小学,很多五六年级的小姑娘都有一米六多,男神身高也很可观。
    至于原因,无非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肉蛋奶不缺,孩子们每天摄入的营养能够得到保证。
    姜爱红心里的确在打鼓,但听苏婷说得头头是道,贺焱身高也确实比同龄孩子高不少,便信了她的话,说道:“看来这牛奶必须订。”
    “是啊。”
    苏婷登记好资料,交齐费用后,姜爱红没多待,拿着本子就去了隔壁姜家。
    但王丽霞节省惯了,平时买菜都抠抠索索的,哪肯给孩子订牛奶,而且她跟苏婷一直不对付,看苏婷登记了,心里更加不乐意订。
    姜爱红好说歹说也没能说动她,只能放弃去下家。
    这一天,姜爱红都在忙订牛奶的事,连中午晚上都没歇着,吃完就出门继续登记了。
    没办法,家属院里还有不少有工作的军嫂,虽然她们工作单位就在家属院外面,但公私得分清楚,不能因为生活影响她们的工作。
    登记到六十五栋的时候,王丽霞正跟陈琳、段晓英说起这事,在她口中,订牛奶当然万般不好,吹得天花乱坠,实际上一点用都没有,还浪费钱。
    听着王丽霞的夸夸其谈,姜爱红脸色沉下来。
    段晓英看到赶紧冲王丽霞眨眼睛,起身笑着说:“姜干事您来了?”
    王丽霞这才反应过来,扭头看向姜爱红,神色有些讪讪,倒不是背后说人坏话觉得理亏,而是担心得罪她。
    虽然姜爱红丈夫是陆战队的,管不着她男人,但杨冬怎么说都是个团长,而且姜爱红本人还是妇联干事,把人得罪了对她没好处。
    姜爱红心里的确不太高兴,但她心眼没那么小,不至于因为几句话记恨王丽霞。
    不过看陈琳和段晓英和王丽霞关系好,她也懒得多费口舌劝她们订牛奶,语气淡淡道:“既然王同志都跟你们说了,那我也不多废话了,你们想订就登记,不想订就算了。”
    陈琳和段晓英都有点犹豫,王丽霞不觉得喝牛奶有什么好处,但她们是清楚的,只是王丽霞前脚说了那些话,她们后脚说要订牛奶,有点打好友的脸。
    见她们面露为难,姜爱红也不多劝。
    反正家属院里大把军嫂愿意订牛奶,统计后的数量早超过了二十斤,多她们两个不多,少她们两个不少,无所谓。
    姜爱红说:“既然你们不想订,那就这样,以后你们改变主意再去妇联找我吧。”说完拍拍屁股离开。
    姜爱红一走,王丽霞就抱怨说:“你们看她刚才那鼻孔朝天的样,不就是个妇联干事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陈琳揉揉眉心说:“行了,你就少说两句吧。”
    段晓英则温声劝道:“怎么说大家都是邻居。”
    王丽霞撇嘴:“行吧,听你们的。”
    ……
    姜爱红办事迅速,一天时间登记收钱,第二天就直接去了市奶站,跟他们商量订牛奶的事。
    虽然这次大家订的量都不多,大多选择订半斤,少数家里孩子多,大人也舍得花钱的,才咬着牙订了一斤,但订的人多,加起来每天也有三十多斤牛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