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浪淘沙 第5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演武场众人都怔住了,他们有些惊愕的看着刘灿,不是他们觉得刘灿说的多好,而是觉得无法理解。一个信念?什么样的信念能让普通人坚决没有犹豫的对抗契丹人?普通百姓想的无非是吃饱穿暖平安,这能算信念吗?要让他们有什么信念,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啊!也就是刘灿平时在他们心中的威望甚高,上上下下都几乎达到了崇拜的地步,否则像赵匡胤白勇这种不怎么老实的已经跳起来了。就是这样,也有人在想刘灿是不是突然开始信什么东西了。刘静比较胆大,眨巴眨巴眼,径自道:“阿兄,你是不是看了大母给你留下的经书?阿兄你早先不是说那是心灵空虚的人才需要的吗?”
    刘灿看了她一眼:“赵进?”
    “到。”
    “刘静公私不分,扣五个积分,另加十张大字的功课,由你监督。”
    “……是。”
    刘静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到底没有再说出来,只是不免低着头,愤愤的在心中嘀咕几句。
    刘灿看着他们的表情,暗暗的在心中叹了口气,她本来以为这一路上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些东西,可现在看来却是她太过乐观了。不过这也不能说是他们的错。毕竟中国人对国家的概念是直到近代才形成的,虽然这个词汇一早就出现了,可几千年来我们是秦人是汉人是唐人宋人明人甚至清人,唯独不是中国人!
    当然,这也不说中国人就如何如何,席勒曾有一首著名的诗词是拷问德国的:“德意志,你在哪里?我找不到那个地方!”
    而即使是在现代,英伦三岛上的人也会说自己是英格兰、苏格兰或者说是威尔士、北爱尔兰人。
    很多东西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机缘,甚至需要暴力。刘灿也没有想过树立国家的概念,提出什么什么号召,那实在是太难了,但是她希望能有一个东西,一个可以支撑起民族精神的东西。只是这些东西,现在对演武场的人来说还是太早了啊。
    “这话我先放在这里,你们是否能理解都不太重要,不过我希望你们没事的时候想想,嗯,就当是思考人生,展望未来了。”她说着一笑,“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中午吃什么!”
    她前面那番话说的众人真是一片黑线,不过当她说出后面一句的时候,众人又都是精神一震,纷纷把自己想吃的报出来,这个说要吃刀削面,那个说要吃烤羊肉,还有的说多少天没吃米了,甚是想念,而就在他们讨论的最热烈的时候,外面传来了敲门声。打开门就见到宅子中配的一个侍女,而在她身后的,则是最近进场出现可在今天出现还有些蹊跷的郭荣。
    “阿兄怎么今天来了?”刘灿怔了一下率先开口,也不去问侍女为何直接把人带来。这房子就是郭荣帮他们找的,房主也是看在郭荣的面子上才给他们住的,此间侍女自然非常清楚哪个更应该巴结。虽然她很不喜欢,可也不会为此事去为难一个侍女。
    “昨晚突然下雪了,我就来看看。你们这里……还好吧?”
    “有劳阿兄费心了,一切尚好,正在讨论吃什么呢。”刘灿笑的灿烂,“其实照我说就应该从今天开始饿着,直到两天后再吃个饱。”
    “教官,你不能这样。”赵匡胤率先拉着长声哀嚎,“就算我们扛得住,郭家阿兄也扛不住啊!”
    “教官,你刚才明明说的不是这样啊。”白勇也跳了出来。
    “是啊是啊,咱们都说到要吃什么了!”
    ……
    你一言我一语竟是纷纷抗争,他们和刘灿相处久了,知道她规矩严,犯了的话亲生妹妹也没有情面——刘静经常在这方面给他们做表率。但平时无事却很是随和,现在她明显是在同郭荣开玩笑,众人也乐得去凑热闹。果然刘灿也没有阻止,只是微笑的看着郭荣。今天的郭荣穿了一身黑色的戎装,披了一件镶红边的黑色大氅。这两年郭荣一路由士兵升为都头,风吹日晒,巡视边关,但却丝毫没有变黑。他的容貌还是那么俊秀,皮肤还是那么白皙,比起早先,更多了一股杀伐决断的狠厉,只是眼神却不像早先那么明亮了。此时他看着她,黑黝黝的眼眸如同深潭,仿佛隐藏着什么。
    她看着他,他也看着她。
    她面带微笑,他面无表情。
    周围人七嘴八舌,却仿佛在另外一个世界。她一直在微笑,仿佛最耐心的幼儿园老师,宽容的听着小朋友们的童真言语;他一直面无表情,仿佛已经僵化。
    她想他该走了,就像过去一样,来看看,然后就离开,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东西要准备。她参加过婚礼,当过伴郎,知道准备的再充分,再有人专业人手帮忙,也总还会有遗漏欠缺。而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都头,手下有三百人手,他需要安排好他们,笼络好他们,这和郭威没关系,这是他自己的班底,是他自己的兵,虽然这些也都在郭威名下,可他显然是想有自己的势力的。还有外面的集市,那林林总总都是他一手创立的,不管中间吸取了多少管城的经验,参考了多少她的想法,要在太原做成这么一件事也是很不容易的,其困难程度绝对高于他们在管城的。
    他还有很多朋友,很多关系,就像第一次见面时在他身边见到的那个什么刘承钧,如果他没记错,那应该事刘知远的子侄辈?
    看,他这么忙,他当然是要走的。
    刘灿微笑着,她尽力的保持着这个笑容,她想下一次见面应该就是他成亲的当日了吧,无论有再多的原因,明天他应该也不会再出现了,而过明天,他就是新郎了!
    “明日,我可能无法再过来了。”不知道过了多久,郭荣慢慢的开口,他的声音非常的低哑,仿佛就在这一会儿间就坏了嗓子似的。
    “我知道。”刘灿笑着点头。”
    “我可能抽不出时间了,总是有很多事情,总是很忙。”他如同解释似的又加了一句。
    “我知道。”她继续点头。
    “你能出来一下吗?我有些话,想对你说。”
    ……
    第117章 信念(上)
    银装素裹。
    一片白色,整个太原都被昨天的那场大雪给包围了。房梁上、树枝上全是厚厚的白雪,窗沿下、门框下则是由热气熏蒸出来的长长的琉璃。现在已经是巳时,街上的行人已经比刘灿他们早先出来喝汤的时候多了很多,不过这点人流量完全无法破坏此时的雪景。除了道路上被踩的有些乌黑泥泞外,两边、远处仍是一片雪白。
    刘灿和郭荣慢慢的走着,郭荣没有说话,刘灿也没有。他们一路沿着汾河而上,河水是已经冻着了的,只有几艘小船停在岸边。远远的,能看到几个孩子在上面滑冰。
    他们就这么一路走着,走过了一艘又一艘的船,走过了那几个孩子,走过了一处渡口。渐渐的,就走到城墙处。虽然天冷,但抬起头,依然能看到守卫的士兵。在城墙前,郭荣站住了,他抬起头向上看着道:“这里的城墙是今年年初新修的,高两丈三,厚两丈六,非有工具不能攀登。”
    刘灿跟着抬头看了看,这城墙处倒没多少积雪,想是上面的士兵给打扫干净了。不过因为离的近,从她这个角度也只能看到城垛,再里面的就看不到了,她正要说点什么,上面一个士兵注意到他们了,立刻探过头:“什么人!”
    “我。”郭荣向后退了一步,那士兵立刻一惊,“原来是郭都头,小的没看到是您,都头可是有什么事,不若我把队长叫来?”
    “不过随便走走,不用叫人了。”他冲那守卫点点头:“阿妹,我们再往前走些,也省的这些兵士落下口舌。”
    “……好。”
    那士兵看着他们远去,有些莫名其妙,不过见他没有追究,也是暗暗一松。
    “老五?”他刚要转身,就又过来一个人,他立刻身体一挺,“队正。”
    “出了什么事?”
    “是郭荣郭都头来了,说是随便看看,就又走了。”
    “郭都头?他不是明日就要成亲了吗?”郭威是刘知远的得力手下,在太原就算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能排个前三前五之类的名次,对于他长子成亲的事太原上下也非常在意,特别事军队上的人。
    那个老五也有些莫名其妙:“是啊,但我不会认错的,郭都头这么俊秀的,咱们太原也没几个了。不过队长,刚才跟在郭都头身边的那位真的也不亚于他了。”
    “什么意思?”
    当值清苦,这老五也乐得有人和他多说两句,特别是队长问话,更让他来劲,就道:“我过去一直觉得郭都头长的无人能比,说句不该说的,真是一般娘子都比不上的。不过今天跟在他身边的那个小郎君,怎么说呢,年龄不大,看起来却极为沉稳。而且那容貌……真是、真是,真是好看!队长,我不是乱说话,就是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小郎君长的吧,好像也不是特别出色,可不知为什么就让人觉得好看。真的,队长,等回来你有机会见了就知道了。”
    “他们那样的人又哪里是我们能亲眼看到的?”他虽然这么说着,却忍不住向那边看去。此时郭刘两人已经走远了,他只能看到一红一黑两个披风在雪地里越行越远,不知怎么的,那背影突然就令他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只觉得胸口有些涩涩的。
    郭荣和刘灿并不知道身后有人在议论着他们。他们只是慢慢的向前走着。雪很厚,踩上去会有咯吱咯吱的声音。刘灿踩着踩着就来了兴趣,他们来的时候已经走过了一遍,她此时却会故意找没走过的地方踩。郭荣见了不由一笑:“阿妹倒是好兴致。”
    刘灿抬起头抿了下嘴,正要说什么,一阵风吹来,树枝摇动,雪花飘落,她不自觉的打了个寒噤。她出来的时候也特意加了一件狼皮大氅但在此时还是有些撑不住了,郭荣看了她一眼:“那边有一处凉亭,我们到下面避避风?”
    “好。”
    他们走过去,却没有上亭子,而是站在了下面的背风面那边,郭荣站在了外面:“阿妹来的不太凑巧,若是早些时候这河上没上冻,更有一番热闹。”
    “汾河晚渡,晋阳八景,这个我久闻大名。”刘灿暗暗的吸了口气,慢慢的开口。
    “晋阳八景?”
    刘灿一怔,这才反应过来晋阳八景是后来的说法,此时的太原是不是有八景还真不好说,当下微微一囧,打了个哈哈:“也是听别人说的,阿兄先前对我说,有话要说,是说什么呢?”
    郭荣看了她一眼,不知怎么的,刘灿突然有一种他的眼眸变得更为幽深的感觉,她的心不由得微微一沉,下意识咬着牙,扭过了头。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刘灿一震,这是诸葛亮的《诫子书》,大多数人对此都不是太了解,就是她早先也不过是比较熟悉其中的那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直到这几年她跟在赵方毅身边学习,这才真正的去理解学习整篇文章。而此时她当然不是感叹郭荣的才学,而是他说的这一句,正是志向、信念!
    “阿妹刚才的一些话,我在外面也听到了一些。”
    “啊。”刘灿有些恍惚,在郭荣把她叫出来的时候,她其实想了很多。她想,郭荣会不会说一些他们彼此都知道的话?会不会有什么暗示?当他领她到城墙处的时候,她真有一种他会带着她从这里离开的感觉。那个时候她其实脑子是有些发蒙的,虽然她掩饰的很好,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有多么慌张。她不知道该接受还是拒绝,无论从哪个方面她都不用去想接受的可能,可在很远很远的过去,她也是有过这样的幻想的——在万众瞩目之下,某个俊帅英朗的他拉着她从婚礼上离开。
    这种狗血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哪怕有再多委屈再大压力也难逃一个没有责任。可这种场景又是那么的梦幻,就像那洁白的婚纱,周围飘荡的气球,虽然我们都知道,其实那不算什么,其实那很短暂,可我们总忍不住要受他们的迷惑。
    当然她也想过郭荣要和她谈的是别的事情,比如管城比如茶道比如江陵比如眼前的白雪……可她怎么也没想到郭荣要和她谈的是信念!是志向!是她觉得还需要时间磨砺,演武场的学员才会慢慢从中感悟到的东西。不由得,她勾起了嘴角,她仿佛在笑,只是那笑容中,隐隐的带了一些说不出的苦涩。
    “……阿妹放心,那房子其实是我的私产,下人也是我挑选出来的,是不会随便乱说的。”
    刘灿摇头笑了笑,再抬起头已带了几分揶揄:“想不到阿兄也藏有自己的小金库啊。”
    郭荣稍稍的有些尴尬:“阿妹就别笑话我了,只是一些事……总要避着人的。”
    刘灿看了他一眼,没有再接这个话题。在历史上,郭荣的一生看起来是非常精彩的,但其实在他正式登基前并不怎么显眼,哪怕是郭威登上皇位,他也受到诸多肘腋,被打发到澶州做刺史的时候,连回开封见一下郭威都要避着人。皇子做到这个地步,可见他当时的处境。至于他现在的情况,她不太清楚,但想来现在的他要比历史上更有权势一些,也要更为难一些。
    外面的那个集市,太原的繁华,他固然是为太原立下了偌大的功劳,可恐怕也要遭人嫉恨了。
    “阿妹一早就办演武场,是不是早就存了什么志向?”
    “阿兄太看得起我了,其实连我自己也说不清,这志向到底是什么。”
    郭荣看着她,她看向远处:“在我小时候,我只想能吃饱饭。杂面也罢,陈良也好,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后来家里条件稍稍好了一些,我就又想能吃上点好的,一些猪油、一个鸡蛋。”
    说到这里,她的嘴角不由得露出笑意,那时候觉得日子很苦,苦的连哭的力气都没有,可此时想来也别有滋味:“再之后家里日子更好了,我就想能多有些钱,多买些东西,多照顾一些人……阿兄,我并不是觉得自己多么伟大或者是别的什么,我只是……想要更多的人能活下来。我想,不管什么,能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而活着,不管多苦,都有希望。所以,我办了演武场,我知道,其实办演武场的那些钱也许能令更多的人活着,可我还是选择了办演武场,因为我是自私的,我想为刘家多积攒一份力量。”
    郭荣看着她,眼眸漆黑,面无表情,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藏在斗篷下的手在微微颤抖。他必须用尽全部的力气才能克制住自己不去伸手摸一摸她……
    “现在,我阿耶是了节度,若是没有意外的话,我刘家应该是能过上安稳日子了,我反而不知道自己的志向了,阿兄,这是不是很奇怪?”打仗、换地、积蓄……这些都只能说是计划,而不能说是她的志向。
    “……你知道的。”郭荣轻轻的开口。
    刘灿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悠悠的叹了口气:“是的,我知道,但那太难了。”
    “那又如何?”
    刘灿回过头,看向他。
    第118章 信念(中)
    在很久很久以后,刘灿想到此时的情景是有些模糊的。她很奇怪自己为什么会模糊,那么重要的一刻,为什么会记不住,后来她才发现,不是她记不住,而是在那个时候,她已经忽略了周围的环境天色,而只记得郭荣的目光。
    深刻的、隐忍的、灿烂的……就仿佛一湖深潭突然被阳光照到发出反射的光……
    “就算是再难,你不也还是在做吗?”他轻轻的开口,刘灿只觉得脑袋都有些发懵,她张张嘴,嘴唇翕动,却又觉得什么都说不出来,最后只有有些无力的挤出一句,“阿兄说笑了。”
    郭荣没有说话,只是深深的看着她,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我想听阿妹把后面的话说完。”
    “什么?”
    “刚才阿妹对那些孩子是有保留的,我想应该是因为那些孩子还不太能理解,不过他们总会理解,而阿妹也总会把下面的话告诉他们。而我,恐怕就很难了。所以我想在今天,听阿妹把下面的话说完。”
    刘灿暗暗的吸了口气:“阿兄有过什么志向吗?”
    “有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只想家里能吃饱饭,杂粮也罢,陈米也好,只要能吃饱就好;再之后,我就想母亲能过的好一些,不说恢复早先的生活,总是,富裕一些;我想郭家能稳定富足,阿耶的才华得到展示……现在我的这些愿望都实现了,但我,却有了别的痴念……”他说到这里停了停,嘴角微微上翘,仿佛自嘲,“我想、我想改变这一切。这些年我走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事,接触了很多人,过的安乐的,百中无一。南方有些地方还算富足,可民众依然担忧害怕。我就想,为什么会这样?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改变?不怕阿妹笑话,我还看过佛经。可要按那上面说的,这辈子我们是都不能的了。”
    刘灿也笑了笑。郭荣道:“我唯一看到的例外,就是管城。真的说起来,管城富不过江陵,强不过太原,大……更是无从谈起。却几乎人人安居,哪怕外面风雨飘摇,那边就是有一片晴空。所以我想听阿妹把后面的话说完。”
    说到这里,他转过身,对刘灿行了一礼:“还请阿妹教我。”
    刘灿连忙去扶,当她的手接触到他的胳膊的时候,两人的身体都微微一僵,刘灿迅速的把手收了回来:“阿兄真是折煞我了。我早先说不知,其实也不仅仅是因为艰难,更因为,我其实也没有想的很明白。”
    “那阿妹就想到了什么同我说什么吧。”
    刘灿吸了口气,下意识的舔了下嘴唇,然后慢慢的道:“阿兄说管城人安乐,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有靠山、有希望。他们知道自己规规矩矩生活,刘家就会护着他们,他们知道只要努力过日子,就能把日子过好了。刘家不断的清理周围的匪兵,路上也就越来越太平。于是,管城上下也就不再担心外面那些战乱……其实这是他们的错觉,但因为刘家从未失败,这种错觉也就越来越强……”
    她慢慢的说着,说到了自信,说到了仪表,说到了安全感。她说了很多,甚至说了一些不应该说的,她也知道自己说多了,却有一种无所顾忌的痛快——她就是想说就是要说,这些话她这辈子可能也就说这么一次了。是的,将来也许有一天她会对赵匡胤、石守信、赵进甚至张阳也说一些东西,但绝对不会这么杂这么全这么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