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豪门暖媳 第34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再见面,这些似乎又都过去了。
    “我不好。”贺景妍放下手里的奶茶了,“我一直在想你。”
    想他,却能狠着心肠离开八年吗?
    方淮喝了一口咖啡,没说话。
    贺景妍起身到了他边上,单手挽上他胳膊,低声道:“我用八年时间忘了那些事,终于能敢站在你面前了,方淮,我爱你,我知道你会原谅我不告而别的,我们重新开始。”
    方淮深吸了一口气,还是没说话。
    已经结婚的事实,都似乎很难出口了。
    他静默。
    低垂的侧脸精致绝伦。
    边上正和男友喝咖啡的一个女人看见,愣一下,偷拍了两人一张照片。
    给云舒发微信,“你猜我在外面看见谁了?”
    云舒很快回复道:“不猜。”
    “你男朋友。”
    “我说了我没有男朋友。”
    “他和一个大美女在一起,搂搂抱抱的。”
    云舒看着短信愣一下,失神了。
    很快,就看见那张照片了,有女人倚靠在方淮边上,抱着他胳膊,很亲密。
    两个人,也非常般配。
    云舒抿抿唇,装了手机,做事了。
    ——
    此时,云京大学。
    下午第二节,必修课。
    上课老师拿着学生花名册,抽查点名了。
    “孟佳妩。”
    “到。”
    “王绫。”
    “到。”
    “童桐。”
    教室里很安静。
    点名的老师愣一下,抬眸环视一周,问姜衿,“童桐怎么回事?”
    童桐在班上一向表现不错,必修课老师基本都认得她,自然多问一句。
    姜衿连忙道:“请假了。”
    “给谁请了假,也没看到假条。”老师蹙眉说了一句,也没再多问,直接念了下一个学生名字。
    姜衿越过孟佳妩看向李敏,低声道:“发个短信再问她一下。”
    “哦。”李敏低头看一眼手机,神色一愣。
    小声道:“她发短信了。说是自己送一个路上遇到的老奶奶去医院,让我帮着请假呢。”
    “啧,真善良。”孟佳妩忍不住嗤笑一声。
    姜衿也颇觉意外,“送人去医院?她上午没在学校?”
    “上午没课,她租了自行车骑出去散心了。”李敏答。
    到了春天,周围好些地方的各种花都开了,时常有学生租了自行车出去玩。
    童桐叫了她。
    可她懒得不想动,也就没去。
    李敏胡乱想想,又看一眼手机,眼见童桐也没说清楚,索性又问她,“怎么回事?老师刚才点名了,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她和童桐关系不错,自然是有些担心的。
    尤其这几年社会上人心不古,云京街道上碰瓷的事情再多不过了。
    童桐那种善良简单的性子,保不齐受骗,要知道,她可是每次逛街在天桥上都施舍钱财的那一种女生。
    云京坑蒙拐骗的乞丐那么多,谁知道是真是假。
    也就骗骗外地刚来的女学生,偏偏童桐每次都还振振有词,“指不定就是真的呢,几块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对他来说,可能就是一顿饱饭,上当就上当好了,买个安心嘛。”
    这些事,她时常当个笑料,回来在宿舍里面讲。
    姜衿等人自然也知道。
    要不然,孟佳妩也不会直接来一句,“真善良”了。
    自小在孟家长大,那种骗人的把戏她知道得多了,从来不以为然。
    这世界上哪来那么多断手断脚的可怜人,云京骗子的实力,那是个顶个的能去拿奥斯卡奖项了。
    童桐的行为在她看来,带着那么一些蠢。
    她晓得,姜衿自小生活在东辛庄,更是见怪不怪了。
    那些专业碰瓷的,一次收入赛的上赵霞半个月的收入了。
    警察都管不了。
    这样想着,姜衿都有些担心了。
    正是若有所思,李敏又突然道:“说是她前面骑自行车的一个男生,撞了老太太就跑了。她一看没办法,就打电话叫了救护车,送人家老太太去医院了。”
    孟佳妩和姜衿齐齐看她一眼,三个人面面相觑。
    “傻得没边了。”孟佳妩嗤笑一声,索性趴在桌上打盹了。
    姜衿叹口气,“希望没事。”
    毕竟,周一上课的时候,教新闻学的老师,还说起前段时间一桩社会新闻呢。
    大街上,摔倒的老人没人扶,大家都忙着拍照传视频。
    这一幕经过一个媒体记者的传播宣扬,在网上引起了挺大一波讨论。
    有人说:不是不想扶,是不敢扶,很多老人都老眼昏花,逮住扶她的那人,就怎么也不撒手了。
    也有人说:现在这社会碰瓷的那么多,谁知道是真摔假摔啊,指不定就靠那赚钱呢。
    更有人说:社会坏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总之——
    大多数网友是觉得不该扶,和周围人一起看个热闹,拍照传播一下,就算积德了。
    干什么呀,劳心劳力的。
    指不定做了好事,还反被倒打一耙,成罪魁祸首了。
    得不偿失。
    当时童桐是义正言辞地谴责了一下拍照看热闹的那些人,引得班上学生哈哈大笑了。
    老师都笑了,因为她偏离主题了。
    他们新闻学老师说起这个事例,是因为写新闻稿的记者,个人情感色彩太过于明显,和童桐一样,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过分谴责围观群众,用词非常犀利。
    老师就说了,记者不是法官,一个合格的记者,恪守的第一点,应该是传播,并非审判。
    写新闻稿最好不要用含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才能更好地对新闻负责。
    新闻要传播的,必须是客观事实,而并非主观情绪。
    童桐这样的姑娘,应该去当个警察,反正是不怎么适合当记者的,同情弱者没错,但是在同情弱者的同时,得知道,所有的社会现象,都是有着起因的。
    年轻人不敢扶,和老人本身也分不开。
    这就好像公交车让座,年轻人上了个夜班回家,遇到老人再让座,这是善。
    可——
    要是老人因为人家不让座,就拿着菜市场新买的大葱劈头盖脸扇一顿,就是老人的不对了。
    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每个人做到何种程度,和个人修养关系很大。
    你要做,不能强迫别人去做。
    做新闻,就得比旁的人更拎得清这些,不能因为你掌握了话语权,就为所欲为了,掌握了话语权,就得更爱惜尊重你的这项权利,传播事实,杜绝煽动。
    童桐被全班学生笑了一通,就问老师了,“您的意思是不应该扶了?”
    老师回了一句,“我在说记者的新闻稿,半天了,你还在纠结要不要扶人的问题,敢情前面的话都白说了。”
    班上学生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姜衿都笑了,她是觉得童桐也有点可爱的。
    在这种问题上,她是像孟佳妩说的那样,傻得没边了。
    不过——
    她是觉得,傻有傻的可爱之处。
    这世界上,有她们这样的人,因为见得多了,挺麻木,适应了这样的生存规则,就像网友说的,各人自扫门前雪,可同样的,这个世界上,也有童桐那样的,从小无忧无虑,生活在父母的宠爱里,对很多事,还没有那么防备。
    总归,这不是个论对错的事情,就看怎么看吧。
    还是老师说得对,新闻记者该做的,是传播客观真相,不是煽动群众情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