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二小姐进京了 第11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其中三个为读书人,一个为武夫,莫名其妙被带到沈羡之跟前,还没来得及问被带来的缘故,就又都被关到一处房间里。
    等他们这里扯着嗓子喊了大半宿,下半夜的时候终于有人来开门了。
    几人嗓子都哑了,却被人带着飞檐走壁,等着反应过来时,却发现这方向不对劲,那几个读书人脸色倏变,那个武夫却兴奋不已,用那沙哑的声音兴奋地叫道:“老子早就想进来看看了,这帮天杀啃活人骨头的畜生们,放老子下去,老子要将他们杀……”
    不过话还没说完,就发现这里气氛有些不对劲,空气里满是血腥味儿。
    很快就被带到一处院落,院坝里那地面全是浓稠的鲜血,那武夫还好,只是几个读书人却被这满地的脑袋吓得不轻,其中一个更是坚持不住,脸色青白交替,终于忍不住干呕起来。
    自是被那武夫无情嘲笑起来,不过笑着笑着就觉得有些不大对劲,只见正上方那椅子上,坐着一个穿着红衣小白脸,旁边的柱子上靠着一个老头,脚踩着草鞋,削瘦得可怕,邋里邋遢的。
    余下的人,除了三个和这红衣小白脸一样的小白脸之外,其他都像是练家子。他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些人硬茬,于是也顾不上笑话了,只下意识地将这三个读书人护在身后,“你们想干什么?”
    这会儿,几人也看清楚了地上这些脑袋都是他们城中霸占着物资的权贵头子们。
    “不想干嘛,几位不必紧张,今日请你们来,主要是听人说各位品行不错。”沈羡之说着,随手指着高月抱着的那厚厚一垒名册,“这是城中户籍本,劳烦几位按照户籍分发物资,无户籍之人看对方名碟路引,几位可能做得到?”
    几人愣住了,连带着那还在呕吐的那个年轻书生也一下精神了不少,扭过头来同样满脸难以置信地看着沈羡之。
    然后听着沈羡之一个个点名,“余智龙、梁清文老先生、丰竹筠、李常州。哟,这丰先生挺年少,有兴趣去西南发展么?”西南正需要这样的年轻人。
    她话音才落下,高月忍不住干咳,想要提醒沈羡之一下,别把身份暴露了。
    可是已经完了,对方即便不知道她是什么人,但也晓得和西南脱不了干系。
    这时候又听她说道:“你们的名字我记住了,后续如果我听说你们徇私枉法,那下场和这院子里的这些人一样。”
    那些人哪里还能算是人?身体都不在,只留了一个脑袋,就好像是在别处被杀了,然后脑袋被全部运送到此一样。
    她说完就起身走了,余智龙几人见着她走了,这才恍然反应过来,“她,她,她就这样走了,那老百姓们见了粮食一个个红了眼,咱们几人的话哪里压得住?”就算他会武功,可是双拳难敌四手啊!
    但是,沈羡之怎么可能真给他们这样一个烂摊子?等着天亮的时候,这院子里的脑袋们都被系上了麻绳,让人串成一大串挂在衙门门口两边的柱子上,老猫则提着锣沿着街边两旁的房屋,一边跑一边大喊,“去衙门排队领粮食咯!去衙门排队领粮食咯!”
    大家也不知道是谁在楼上一边跑一边喊,就听到领粮食三个字,就都一下有了力气,更顾不得是真是假,有的鞋子都顾不得穿,就拿着袋子往衙门口去。
    然后就看到了那一串脑袋,而负责分发粮食和银钱的,则是这城里小有名声的几位贤能之人。
    不过他们不会武功,如今大家只看到他们身后那满院子里的米面,有的就控制不住要冲进去抢。
    吓得余智龙连忙要出手,只还没等他动手,就有一个青袍人从人群中走出来,长剑直接将那人拦住,目光斜视着旁边挂着的那一串脑袋,然后一句一字十分清晰地说道:“请排队领粮食,不然我可以保证你的脑袋一会儿就挂在那里。”
    那两串脑袋不是假的,所以随着这话说出口,原本骚乱的人群一下就被震住了,大家默默地退回身。
    原本凌乱毫无秩序可言的大门口,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余智龙松了一口气,其他几人亦是如此。
    而这青袍人正是沈羡之,昨晚沈羡之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他自然也就找了过来,如今正带着鹿家的人来维持这现场的秩序。
    眼下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便有他鹿家的人从人群里走出来,镇守在两旁。
    然后粮食银两发派正式开始。
    一切都有条不紊,只是在大家都合理分到粮食和银钱后,这才留意到这些护卫里,有不少是他们本城的人。
    这私底下一打听,人家原本是船王鹿家的人。
    所以这是鹿家的人再形象仗义?救良州城老百姓于水火之中?
    可又有人发现,这鹿家的人对一个穿着红衣的小白脸十分尊敬,似乎样样都听她的。
    于是又有人说,“听说了么?这小白脸来头大着呢,兄弟我有门路,听人说他是西南来的,昨天还劝咱们丰相公去西南发展呢。”
    而被城中众人好奇讨论的红衣小白脸沈羡之,如今正在城中休息,那高月公主三人被她分派了些事务,虽没到大众眼前,但也在幕后忙着。
    原本乱糟糟的城池,因为粮食和银两的分发,一下就安稳下来了,就很玄乎。
    明明昨日瞧着还犹如末日之都,如今却仿佛让沈羡之看到了当初西南的模样。
    当然,也有试着趁火打劫的难民团伙,只是实力不够,还没来得及叫嚣,就被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如今听命于那余智龙,让他来统领着充当护卫。
    毕竟鹿修澜是要和沈羡之离开良州的,他们总不能一直待在良州城。
    只是也担心他们走后,这些难免立即倒戈,所以还是花了不少功夫教育,除了拳脚上,还要推心置腹。
    用沈羡之的话来说,就是洗脑。而且这些人终究也只是平民老百姓,走到这一步也就是单纯地想要活下去而已,如今给了他们粮食和银子,再稍微打压一下,也就差不多老实了。
    不过还是不放心,最后沈羡之还是让公孙无音暂时留了下来,听夏侯瑾说,会让玄月他们过来。
    所以她打算等玄月们来了后,接替了公孙无音的位置,再离开。
    “其实二小姐大可不必如此劳心劳力,五殿下和六殿下不都来了么?”鹿修澜虽然也才得到消息,但他们俩既然是空着手来,必然会想办法从这些权贵手中拿粮食来赈灾。
    “话是这样说,可等他们俩到,只怕黄花菜都凉透了。”更何况两人也不对付,这一路上还不知道怎么较劲呢。所以沈羡之哪里等得了他们?多等一天,就不知道要饿死多少老百姓,惹出多少人命呢。
    而多余的粮食,则被这些权贵们囤着被老鼠吃,也轮不到老百姓们。
    鹿修澜其实这样担心,最重要的还是沈羡之此举,只怕把这江南的世家们都给得罪遍了。
    这些世家们,和权贵们都是盘根接错的关系,她这昨晚杀掉的,不是谁家的女婿就是谁家的表舅爷。
    沈羡之却是无所谓,“这江南的世族们,大半都跟南海王脱不了关系,反正与他也不可能走到一条路上,得罪就得罪了吧,事儿都办了,想这些作甚?”不过有些疑惑地转头看朝鹿修澜,“才这么些日子不见,你怎变得瞻前顾后了?”很不对劲啊。
    不是他变得瞻前顾后了,而是从前他一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惹了事也不担心,大不了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是如今不一样了,他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鹿家人散落在各地,隐忍着,等待他这位少主的回归,他是他们的希望,所以他思虑的也就多了。
    现在不但他不能出事,他也不允许自己身边的人出事。
    沈羡之见他叹气的模样,却是幽幽一笑,“也可以说,你变得沉稳了些。不过这样也好,你不晓得我从前跟阿瑾最是担心,生怕你哪天忽然跑到京城去刺杀那狗皇帝。”
    鹿修澜听到这话,也是哭笑不得,“我在你们心中,就那样沉不住气么?”他说这话时,侧头过去,刚好看到沈羡之笑颜如花的面庞,心里还是有些遗憾。
    人生便是如此无常,明明是他先认识沈羡之的,可偏偏就这样错过了,若不是那狗皇帝乱点鸳鸯谱,也许如今沈羡之的世界里,就没有夏侯瑾,自己此刻也不会听她亲密无间地叫着阿瑾。
    这一刻他恨不得将那狗皇帝碎尸万段,连带着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凶狠起来,目光中更充满了凶光。
    “你怎么了?”沈羡之被他这忽如其来的变化吓了一跳。
    鹿修澜这才恍然反应过来,察觉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扯了扯嘴角一笑,快速转过话题,“此前你说那李落塔如今手下有几万人,他本就是不甘平庸之人,只怕会借着这几万人想办法往上爬,没准真会投到那南海王麾下去。”
    “我想那南海王应该也已经找过他了,不过你也说了,他这样不甘平庸之辈,怎么可能甘心屈人之下?”那李落塔一辈子的梦,不就是有朝一日成为巅峰之首么?而不是在任何人面前卑躬屈膝。
    如果还要如此,那他如今奔波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沈羡之断定,他不会的。
    作者有话说:
    哎呀,看了一遍,没发现错别字,我就知道不简单···我回头抓吧。
    第143章
    像是李落塔这样的人,她前前世见过太多了,那时候她同样身居高位,所以能纵览脚下所有,也是将手下那些人的野心尽数看在眼中。
    李落塔的眼神,让她觉得李落塔的目标,只怕不止是一个将军那么简单罢了。他屈居人之下太久了,受过的屈辱太多,他如今一但有了一丝的机会,是绝对不会再让自己过上从前那种卑躬屈膝的日子。
    所以李落塔大概是不会投到南海王的麾下了。
    如此一来,他只能自扛大旗,沈羡之甚至都已经给他想好了, 第一步只怕反而是对南海王下手,一个替京中帝王平叛藩王的旗号,就足够让他站在道德和舆论的制高点上对南海王出手。
    一定会让一心还想要利用他这个草根出身的蛮夫的南海王措手不及。
    而他前提要巩固名声,必然会按照自己所说的那样做,杀掉这江南盘根接错的权贵,然后将他们的钱财和粮食分给受灾的老百姓,使得他们不用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家破人亡。
    与此同时,这些人有了粮食和钱财能稳定下来,男子们也能入军随着他的队伍继续去做这‘劫富济贫’的事。
    而南海王,不就是这江南最大的权贵么?
    不得不说,沈羡之那日的那几句话,对李落塔的启发到底是有多大。
    尤其是当力排众议,将钱财和粮食大部份都分给了襄州城的老百姓后,出城时老百姓们夹道相送,甚至大部份人的老百姓,不管是打算让儿子或是自家男人去跟着他出人头地,杀权贵出口气,还是为了挣那点银子,反正他的队伍又多了一万多人。
    其实这些人根本就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军人,但是李落塔已经十分满足了,反正只要上战场的时候,自己给出的赏钱足够多,这些莽夫们就会给自己意外的惊喜。
    所以他是一点都不嫌弃了,那些高高在上的真正将军们,根本就不晓得一个人被逼到绝境后的爆发力有多强,潜力有多高。因此他是一点都不担心这些人在战场上的发挥会让自己失望。
    也正是多了这一万多人,原本还不满他将那金灿灿的金银和小山一般高的粮食分出去的几个首领对他一时都心服口服。
    原本他们没人手里就千把人,最多的几千人罢了,但都是些虾兵蟹将,掀不起什么风浪的,但是自从有了这李落塔,将他们这些人拧成了一根牢固的绳索一般。
    而这几个小首领看着逐渐像模像样的军队,也难免是有些飘飘然起来,眼前自然也不止是那些金银粮食了。
    他们要的还有跟多,所以眼下队伍正从龙凤峰穿过。他们的目标是良州,不过李落塔却提议直接去往竹州。
    他已经知晓沈羡之的身份,也晓得沈羡之会去往良州的莫家农庄,如此一来,她就极有可能去城里。
    所以等他们这大军姗姗到良州,只怕黄花菜都已经凉了。
    他也就不打算白跑这一趟,但这个命令让几位小首领都极其不满,“那良州说是天下粮仓也不为过,白花花的粮食就在眼前,凭何不要?”
    “不错。”其他几人也跟着赞同。
    李落塔不想在这里争执浪费时间,更不想去良州白跑一趟,这样的大事,讲究的是时机,慢了一分,他就可能什么都得不到了?于是故弄玄虚道:“我有消息,那南海王妃也在良州城,听说她手底下良将颇多,咱们去只怕是占不了什么便宜的,与此如此,何必浪费这机会?还不如直接到竹州。”
    又铿锵有力地劝说着这几人,“要说咱们如今能有如此的成就,除了咱们各位兄弟的努力之外,还有运气。可是这江南像是咱们这样的队伍不少,眼下我们在襄州城得了胜利,没准别的队伍听说后效仿,抢先了一步,那便有与咱们抗衡的能力了。”
    所以不能因为一步慢,而步步慢。
    这几个小首领也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听他说得头头是道,还颇有危机感,立马就点头答应了,当即大军立即拔营朝着竹州方向而去。
    其实李落塔这后面的话的确不是恐吓他们,他们的事迹也有人在听说后效仿,只是运气不如他们好,黄雀在后,捡到了沈羡之的便宜罢了。
    那些人不但没成功,反而被权贵的护卫队伍打得落花流水。
    不过也恰是有了这些人的试水,使得这竹州城的权贵们根本就没有把他们这些流民难民的队伍放在眼里,只觉得都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
    所以李落塔的队伍进了竹州城后,一路顺利,这底下的人对他这一次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尤其是听说良州城那边已经恢复了稳定,权贵们也被杀完了,粮仓中粮食和库房里的宝物也都平均分给了老百姓们。
    只觉得李落塔是那运筹帷幄之将才,从此是死心塌地跟着他。
    李落塔也是在攻下这竹州城后,才彻底坐稳了这将军的位置。
    恰是此刻,夏侯翼和夏侯绯云也才度过这云湖,来到襄州城罢了。
    且不说他们两单枪匹马空手而来,即便是真带了什么,这城中如今也不需要他们来拯救了。
    虽然权贵官员们被杀了个七七八八,但一个城池的本身能运行,都是靠这最底层的人劳作,所以他们的死,对这襄州城的正常运作并没有什么影响。
    这大概也是那些权贵没有料想到的吧?只怕生前一个个都以为,没了他们,这座城池是活不下去的。
    哪里却知晓,他们的死,对这座城池丝毫不影响。
    夏侯翼和夏侯绯云看着眼前这一幕,都彻底地傻了眼,这里的情况居然比云湖北岸差不了多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