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二小姐进京了 第7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沈羡之只能继续解释,“虽然时代在进步,大家都在努力,但是咱们还是遗失了不少古籍里所记载的知识,就好比那国手名医,其医术只传男不传女,就是怕有朝一日自己几代人辛苦研得的结果被外人捡了便宜,所以只传给自己的儿子,这样医术虽好,会的却只有那么几个人;又有那害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父的,所以总是会留一手,可这万一师父出了个万一,没把这最后一手传给徒弟,那么这精髓也就断了传承,原本的精髓就这样一代留一手,传到咱们现在,许多典籍都弄不明白,你看我一眼你看一眼,倒是看出了百家争鸣,但是却终究是没有将古籍原本的意思给出正解。”
    作者有话说:
    第90章
    而这个知识产权和独家专利的产生,创作人的利益就得到了保证,所以到时候就算是祖传十八代的秘方也不用像是从前那样藏着捂着了。
    甚至可以大大方方地公布出来,反正别人要使用的话,涉及到商业问题,给钱就好了。
    毋庸置疑,韩先生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说还能设这样的律例,不免是震惊无比,“倘若大夏只能在法典中加上此项,想来便有无数的人愿意将自己所学成的结果传授于别人。”他认识的大部份文人,不是他们自私心胸狭窄,不远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完整地教授给学生。
    而是这传出去后,总是被那等心术不正之人占为己有,到了最后自己本身反而成了大家口中唾弃的抄袭者。
    真正搞学术的人,都没有空去管这些闲事,也没有精力去给自己传播或是洗清骂名,也正是这样,大部份的人都宁愿闭门造车,也拒绝与外界多交流。
    但就像是沈羡之说的那样,大家研究古籍,倒是研究出了一个百家争鸣,但其实谁也没研究透彻,还不如大家倾囊相授,全都整合到一处,指不定还能真将这古典籍里遗失的部分给补完。
    所以这件事情他是一万个赞成的,当即便激动地朝沈羡之表示道:“老朽不才,但也有些朋友,到时候必然能鼎力相助。”不过这个时候也考虑到了一个问题所在,神色不禁严谨了几分,“这件事情若是推广开,不知多少人要感谢这推行者,虽是能于阿瑾建些功德名声,但却也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沈羡之一直想着,主要就是夏侯瑾是西南王,他上书的话,多多少少是能起到一个领头作用的,却忘记了夏侯瑾与天子之间的问题。
    天子不但不喜希望夏侯瑾过得好,更盼着他不能成才,早些病死才好。
    所以当下也反应过来,“是我疏忽了。”只是她也有自己的私心,这等好事情,利国利民,如果狗皇帝脑子们问题的话,狗皇帝是不会拒绝的。
    而这推行者所得到的名声将是千古流传,她也不想便宜了别人。最起码那个得到这份嘉奖的人,能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利益。
    可是思来想去,自己认识的官员极少,而且也不见得能靠谱,一时间也是犯了两难。
    这件事情她必须从长计议,当下只和韩庸骆冰云叮嘱道:“此事容我想一想,须得找一个可靠的人,待阿瑾回来,我与他商量一回。”至于夏侯瑜,他是不管这些事情的,最多也就是筑建城墙那边短缺了什么,才会来找自己罢了。
    韩庸颔首,哪里还不知道沈羡之的打算,多半不想便宜了别人,于是回头也叮嘱着小弟子骆冰云,“此事非同小可,你莫要与人提起,便是你大师兄也一样。”
    骆冰云连连点头,方才沈羡之和老师的话,现在还在他脑子里回荡着呢。
    而沈羡之回去以后,扒着手指,算了一回,最终发现言巽倒是蛮合适的,他和他母妃皆是受宠,但娘家却没有任何势力可依靠,这件事情就算是为他挣来了泼天的声望,仍旧不足以成为让他可以跟其他皇子们争权夺利的筹码。
    她几乎就敲定了选择言巽,但是也考虑到了这件事情所给言巽带来的负面坏处,比如他会遭受其他的兄弟们嫉妒陷害等。
    所以一时又陷入了两难,而且言巽年纪还小,今年也才不过十七罢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足以承担起此事来。
    她思来想去,终究是没能得到一个好结果,这个时候杜家那边却是来人提亲了。
    沈家姐妹们还住在王府后院的一个小院里,不过为图方便,另外开了一扇门,所以杜家是从那边来的。
    沈家这边没有什么长辈,而被提亲的对象又是沈芸之,因此待客只能是沈羡之这个二妹妹了。
    她本来是要打发人去请韩庸的,没想到韩庸是作为媒人一起过来的。
    除此之外,还有杜夫人。
    那杜夫人五十出头的样子,身材有些丰腴,但到底是大宅院里的当家主母,自带着一股子别人没有的端庄大气。
    她对于儿子的婚事从来是不抱任何幻想的,只想着将来若是有女子能靠近儿子,也不会让儿子发病的话,就算对方是乡下没见过世面的丫头,她也会同意这门婚事。
    但是没想到老天爷眷顾她儿子,不但遇到了这个不会让他发病的女子,而且还是贤良之名在外的前沈相爷家的长女,年纪是大了一些,但是自己儿子也不年轻了。
    这是正经的大家闺秀,且又比那些个大家闺秀们强韧几分,甚至颇有沈夫人之才,就是听说从前身体不大好。
    那也没事,自己的儿子也有怪病,所以便觉得这简直是天造地设的良缘,甚至都没在家里过年,撇下一大家子的事就亲自来替儿子提亲。
    自己心尖肉一般的儿子,原本最是舍不得他到这西南受苦的,可是儿子寄回去的这家书中,每逢夸赞起这西南的发展,就能占去大半的篇幅,对于这沈大小姐的二妹妹,当今西南王妃沈羡之,更是夸得神乎其发。
    她就有些好奇了,儿子要娶的是沈家大小姐,他这样夸赞沈二小姐合适么?也疑惑这沈二小姐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让儿子竟然能如此花笔墨来夸赞她。
    当初沈相爷夫妻才去,这沈家二小姐听说自小养在山里,可这还没回到京城,就被安定侯家退了婚,转头又被天子赐婚指给了病恹恹的夏侯瑾。
    所以这样一个山里出来的姑娘,到底是有什么厉害之处?
    她一路都满腹疑惑,直至进入西南,尤其是靠近这浔州城后,听人说着这两旁整齐的梯田,方晓得是那西南王妃来了之后所修筑的。
    还有路上多遇着些衣裳统一的人,男男女女都有的,甚是好奇。
    她当时还以为是谁家的奴仆,后来才听说是各工坊的工人们。
    进入城中后,城门城墙虽是破败,城中的建筑也多陈旧,但还是难掩这迎面而来的繁华热闹。
    街上人声鼎沸,老百姓穿着也不似自己所预想中的那样单薄,甚至街头自己买卖零嘴的小孩比比皆是。
    她就很疑惑,这些孩子的长辈们胆子可真大,难道就不怕拐子么?
    却不知道年前那波拐子,给展元全都弄死了。
    消息也传了出去,这西南拐卖人口,被抓到那是要命的,可不像是别的地方那般,关一阵子就放出来。
    人贩子们固然是爱钱,但也更珍爱自己的性命,如何敢来这里放肆?
    而如今杜夫人看到这大步走进来的沈羡之后,忙起身行礼,只见这沈羡之穿着其实很简单,但也没有失了仪态,那浑身上下更是有一种言语间形容不上来的尊贵大气。
    杜夫人也是见过许多贵妇人的,可那些贵妇人们哪怕浑身绫罗绸缎,满头珠翠金簪,竟然都比不得眼前这沈羡之半分。
    这让杜夫人忽然想起当时自己对儿子的期盼,心想就算是一个山里丫头自己也愿意,现在却忍不住好笑,这沈羡之也是山里长大的。
    可她发现,儿子高攀不起。一时又担心自己的儿子,有这样一个厉害的小姨子,不知道压力会不会很大。
    反正脑子里想了许多,最后也不知道是怎么同他们商量完的,最后婚事就定在这浔州城办,毕竟儿子也没打算回老家,而是一直待在韩先生跟前。
    杜夫人有好几个儿子,倒也不差杜司风回去膝下尽孝,更何况她对这个出生就有着怪病的儿子是多几分偏爱的。
    自然是同意的。
    其实在出发前,她就已经与杜老爷商量好了,随了这儿子的意愿。也正是考虑到儿子可能不回老家,所以她才亲自来,到时候也能亲眼看着儿子拜堂成亲。
    沈羡之当初和夏侯瑾成婚,那都是宫里一手承办的,所以她压根就不懂这些繁复的礼节,大姐姐又不可能亲自给自己主持,沈梨之要顾着外面的生意,沈灵之靠不住,于是只能将白莲心给请了过来帮忙。
    “我扒着手指细数,我认识的人少之又少,能懂得操办这样婚事的,除了你之外,实在是寻不到旁人了,所以只能劳烦你帮帮忙。”
    白莲心却是有些受宠若惊,当即便一口爽快答应了,“王妃且放心,我一定将大小姐的婚事办得漂漂亮亮的,绝对不会出一丝纰漏。”
    沈羡之当然是信得过她,毕竟当时夏侯瑾的王府都是交给她来打理的,当即再三朝她感谢。
    等着白莲心高高兴兴地哼唱着回去,鲁嬷嬷见她如此高兴,听闻是瑾王妃托付她办了这桩差事,心里有些替她担心,“姑娘怎还能笑得出来?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凡有一点差池,所有的努力都会被人全盘否定掉。”
    心说姑娘真是越来越缺心眼了,瑾王爷好不容易回来的时候,也不晓得到王爷跟前去递递茶水什么的。
    反而跟一头老牛一样任劳任怨,早前亏得她以为姑娘讨好瑾王妃,是想从瑾王妃这边下手,可是都这么久了,也没见有半点动静。
    鲁嬷嬷实在是担心啊,担心白莲心就这样颓废下去,再也没了当初的上进之心,而且年纪也不小了,不趁着现在的好年华抓紧,往后人老珠黄了,瑾王眼里就更看不到她了。
    白莲心如今开开心心地写着计划,自从和沈羡之熟悉后,她凡事也要先写一个计划书出来,到时候哪里有什么纰漏,也能一目了然。
    压根就没有发现为她的未来急得多长了几根白发的鲁嬷嬷。
    作者有话说:
    第91章
    话说沈羡之才把大姐的婚事交托给白莲心,起先还有些担心她过于年轻了些,短了礼数,但是看到她写来的计划书后,沈羡之觉得自己完全多虑了。
    又忍不住感慨,毫不保留地夸赞着她,“你这样蕙质兰心的女子,操持内务又有自己的一手,往后还不知道会便宜了哪个小子呢。”
    白莲心听到她的夸赞,心里别提有多美,雪白的耳垂也不禁红了几分,“我谁也不要嫁,一辈子就留在这西南王府里,伺候王妃您一辈子。”
    这话沈羡之听了,权当是姑娘家不好意思说的托词罢了,压根就没有当真,所以反而不以为然地笑着答应道:“那感情好,省得也便宜了外面的小子,我心疼呢。”
    白莲心却将她这话做了誓言,从此后就死心塌地地给沈羡之在内管理各种琐碎事务,在外又能搞宣传。
    沈芸之婚事的事情,完全交托给了白莲心,恰好这已经快要元宵了,各条街道的承包者也迫不及待地上门来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动工。
    沈羡之听得贪狼来回,将自己和夏侯瑾整理出来的道路标准手册拿出来,“他们倒是心急得很,这是标准,你拿去城东八角亭印刷坊里印两百份出来,通知他们明天过来领,王府不管他们从谁手里买材料,但是街道质量不能低于册子上的标准,另外雇佣工人不得出现克扣工钱之事,不然直接取消他们的街道命名权。”
    贪狼自是应了,一面翻看着这标准手册,瞧了一眼,居然还画了图,一看这手臂多半是自家瑾王的,“好勒,那属下这就去了。”
    而贪狼一从里面出来,在王府前厅就一帮商贾围过来打听消息,贪狼只将沈羡之那番话重复了一遍,众人又争抢着看都需要些个什么原料,知晓都是要平铺石板后,便匆匆忙忙地跑了。
    如今除了台山坞,其他的一些村寨也开始在学着开采石头。沈羡之并未阻拦,只要他们的安全达标,这样开山凿石还能多开垦些平坝出来,而且那卖不掉的碎石,各自搬回家去,铺一铺院子或是入户道路也可。
    这让她不禁想起了自己前世在乡下的那些日子,刚好赶上脱贫攻坚,每村每户都实现了入户道路,厨卫改建。
    她也不求什么厨卫改建了,但是真希望有朝一日,能村村通户户通,不然的话,这多阴雨的西南,满是泥泞山道小路,莫说是人走得艰难,即便是牛马畜生也费劲。而且大部分老百姓都还穿着草鞋,到时候这户户通的计划能实现,各户老百姓家里,也能铺上地板了,家里也不会再像是大路上那般,总是泥泞。
    就单是这样,卫生环境就一下提高了几个档次不止。
    不过这些都遥遥无期,当下还是先将这城里收整出来,然后再修各处的主干道。
    说起来这城里去年年前,修缮了一次房屋,如今这各处街道修好,那这城里应该也有了些模样。
    街道两旁,商户门槛下,夏侯瑾都绘制了排水沟,这是重中之重,也是最难完成的一部分,所以很是担心。
    必然是要拿一个人去时时刻刻盯着的,思来想去,便将心思落在那金峥的身上。
    他遇刺之后,虽是没受伤,但这些天因为案子的问题,自己也没给他指派任务,正好他也是闲着的,不如未来这几个月,就让他在城里罢。
    这样一想,很快便将消息传下去。
    那金峥这几天没什么事,就因担心他再遇刺,所以沈羡之后来只让钱袋子带人出城,他是被留下来了,却也无所事事,所以一直在他爹金堂主这里跟着帮忙。
    自小就看着金堂主干这一行,自然也是耳目濡染。
    金堂主眼见着这每一笔的银子去向清清楚楚,再也不像是当初在落霞庄里一样,那位管事来取一笔,这位又来拿一些,又不说明作甚,叫他很是难处理,不答应吧,庄主那里又已经允了,就是直接了当地纵容着他们贪。
    这样强烈的对比之下,越发让他更喜欢这日月神教,喜欢这每一笔银子都有着清楚去向的记录。
    一面翻看着,一面看着堂下坐着整理账目的儿子,这会儿是午休时间,那言巽等人去食堂里吃完了饭,因还没到上工时间,所以便去别处玩儿。
    所以这堂里就他们父子俩,而这会儿金堂主看到儿子,又想起平月秋的冷漠无情,心中不免是有些愤恨。
    他想,倘若不是儿子还有些本事,岂不是就这样被害了?所以越想心中就越是难平。
    但他肯定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是他可以用别的办法。心想自己这么多年,说得上话的朋友还是有那么几个的,于是在心里打定了主意,即便是不能将这些朋友都劝到这日月神教,但也绝对不能叫他们继续为落霞庄效力了。
    这正想着,外面传来敲门声,金峥立即放下手中的账本过去开门,“谁?”
    却见来人是丁香,冲他父子二人福身行了一礼,“我们二小姐说,过了元宵,街道就要开始翻修了,到时候正好缺一个监工,想让金公子过去帮忙。”说罢,朝金峥看过去,“不晓得金公子可是愿意?”
    他如今正是无事可做,这监工就在城里,当然是再好不过的。
    所以没等金峥点头答应,金堂主就抢先道:“自然是愿意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