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二小姐进京了 第6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还是一切顺其自然?
    又或者,夏侯瑾本来早就知道这件事情了,所以才拿这铁矿的事情来试探,专门让玄月去查。
    此刻听到玄月问她,只没好气道:“当然是打造兵器,难道我还要用来打造菜刀么?”
    玄月听得这话,心说王妃还真是坦诚,跟王爷所预想的一样,“那属下再努力努力?”就是王妃还真是野心勃勃,看她建立日月神教这趋势,大有想要一统江湖的意思,现在又要找铁矿打造兵器,别还想一统江山吧?
    不过想着这样似乎也还行,正好王爷没那么多大志向,王妃这样正好跟王爷互补,只要一直保证他们俩是夫妻,应该就不会有什么额外的变故了。
    第78章
    晚上沈羡之回去,夏侯瑾正坐在看书,见到她进来,便抬首看过去,“你上次问的事情有眉目了,只是我对于这农牧一向不熟悉,咱们可有合适的地方种植?”
    原入了冬后,沈羡之看到铺子里的棉花价格,远超过了老百姓们承担的价格。也不是奸商太多,而是本地不产棉花,全靠着从其他州府进购,这山高水远的运费算起来,价格不就变得高昂起来了么?所以便萌生了自己种植棉花的念头。
    不过这西南算得上是高原,而且这种植棉花的地方须得日照充裕。
    “是种子,叫咱们自己培育幼苗?还是直接卖给咱们幼苗?”沈羡之闻言,心里当然是高兴。
    今年是运气好,这冬天温度还算好,一直徘徊在零下一度左右,又有这石碳在家中取暖,可若是遇着那运气不好的年头,大家没有棉衣如何撑得过去?再有她去过不少老百姓家里,那被子薄薄的一层,到了这个冬天,不少人都喜欢用棕榈编织的垫子压在上面,这样能暖和些。
    但这棕榈就算怎么处理,即便不那么戳人了,可到底不是取暖之物。
    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自己种植棉花,到时候这价格才是本地老百姓所能接受的范围。
    “种子。”夏侯瑾到时想要幼苗,可是中间隔了几个州府,天气状况又不一样,等送到的时候只怕干枯掉的还不知多少呢!
    沈羡之听罢,点了点头,“这样也好,毕竟两地环境不一样,咱们自己培育幼苗,也能多少了解些这棉花的习性。”
    夏侯瑾见她认真的模样,其实就很好奇她怎么就懂得那么多?又问她,“那你打算种在何处?”莫非是雁环山?
    沈羡之此前的确打算种在雁环山的,甚至准备先弄一块试验田,看看怎么培育的棉花到时候才又白有大,若是成功了后年再做打算的。可是这几天听城里有经验的老人们说,这西南的天气隔一年就冷一次,今年不算冷,那么明年还不知道温度得多低呢!
    虽然不知道这话是真假,但是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得提前做准备,于是便说道:“你上次不是说那清河县地势奇特么?既是高山平原,又不缺水源,几条小河流交错而过,我想着要不就在清河县吧。”
    最为重要的是,那边的老百姓们原本就空闲着大片的土地,一直都是养羊牧马比较多,所以也不存在叫他们把种粮食的田地改种棉花,到时候推行起来应该不算是太困难。
    不过这西南还没有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前例,想要让他们主动种植的话,只怕还要先给些好处,以免到时候他们觉得白干一场。
    因此沈羡之又添了一句,“只是人家原不种地的,如今叫他们多干活,虽是有银子赚,可是这头一次种植,只怕大家难以叫大家信服,到时候只怕还要给些好处才是。”
    夏侯瑾一听这话,就晓得她说的好处是什么,多半是要给种植棉花的农户给予补贴,“这事儿你不必担心,我回去给温言说,不过除了给予种苗之外,咱们后期可还要派人跟踪?”
    “那是自然的,回头找几个有经验的农户,这万变不离其宗,种得好粮食,那这棉花也必然能种得好,到时候给他们些工钱,让他们去指导清河县的老百姓们。”反正只要银子到位,没有什么办不成的。
    因这些钱是要夏侯瑾出,所以为了让他安心些,沈羡之当即便粗略地算了一下,“我算了一下,一条正常被子,咱们保守计算,就算是十斤左右,那咱们明年的目标就是三千条棉布的产量。”说着,准备将清河县的堪舆图给找出来。
    没想到夏侯瑾却先她一步将图纸给铺开。
    沈羡之有些意外,他居然知道自己要这东西?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心说这算不算心有灵犀?然后才指了指上面几处高山小平原,“这些地方他们很少来此放牧,所以我打算就在这里开垦,对他们的牧羊是不影响什么。”所以老百姓们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而这块地如果到时候收成就算是一般的话,再算上这种子费育苗费用等各种人工费,最终种植出来的棉花最低也会有保守的三万多斤。
    这三万多斤棉花在外买回来,价格远超过这些投入的好几倍,所以算下来夏侯瑾这钱是不白花的。
    夏侯瑾看着她这算法,其实已经不陌生,当初她选择种菜的时候也是这样算的,因此对她自然是十分信任的,只是这马上过了年就开春,今年总不能再继续种植蔬菜了吧?这些事情他虽然全权交给沈羡之了,但还是好奇,“那这浔州城,明年你打算种植什么?”
    “正常种植粮食吧,不过那些小边角地儿还种蔬菜。”反正沟渠水利已经在修筑田埂的时候修好了,只要不是连续干旱或闹洪,都不会受到影响的。现在唯一不足的就是种子不行,粮食产量太低,便同夏侯瑾说道:“我想了许久,起初咱们祖先们开始种粮食的时候,这一亩地才收成多少?不过经过这世世代代的努力,现在一亩地产两三百斤粮食绰绰有余,但这三百多斤还远不够啊。”
    这个问题,同样也环绕在夏侯瑾的心头,“是啊,正常人这一年就得吃三百多斤粮食,按照城中现在所有地来计算,还达不到人均一亩地。”
    如此一来,只能继续开垦,西南倒是有足够的空地,但问题是这西南地势不平,多是梯田山坳,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劳动力。辛辛苦苦干两天,才能抵得上平原上一天。
    这样一来,哪里有这么多劳动力呢?更何况还要修路筑桥,如果为了种地的缘故,将耽误这些大事,也得不偿失。
    沈羡之也是这样想的,“田地上咱们占不了什么优势,就算是再大片开垦,人还是远不够的,所以我想不如咱们建立一个机构,专门培育改良这些种子,你觉得如何?”
    她是不指望能像是前世那样,有位了不起的袁爷爷,能培育出杂交水稻,一亩地就能产量一千斤。
    只要能培育出多产五十斤就不错了。
    科学这个词,这个时代暂时还没衍生出来,所以夏侯瑾听到沈羡之的话后,有些震惊,也很感兴趣:“阿羡是如何想的?”毕竟这民以食为天,若是都不能叫他们吃饱饭,其他的做得再好也没用。
    沈羡之就晓得,这关于提高粮食产量,没人能拒绝得了。“我方才不是说了么?咱们祖先们刚开始种粮食的时候,既不懂得施肥又不懂得浇灌,所以产量极低,而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老百姓们已经充分地了解怎么将一株禾苗种植得最好,但这远远不够,首先咱们要选择最好最大的种子出来。”
    说到这里,有些疑惑地看朝夏侯瑾,“你见过稻花么?”
    “嗯?”夏侯瑾不知道她怎么问起这个问题,一面点了点头,“自是见过的。”
    于是沈羡之便道:“我们本地的稻种,唯一的有点就是耐寒,提前打了秋霜也不会影响到,但只有这个优点是远不够的,我听说江南那边的稻谷成熟快谷粒饱满,当然也不排除他们天气环境的原因,但咱们可以买些江南的稻种,和咱们本地耐寒的稻谷种在一起,等着那秋天的时候稻花落下来的时候,相互授粉,也许到时候得出来的,就是全新的稻谷品种。”
    其实这种实验,得去那能种植稻谷两三季的州府才合适,像是西南这边,一年一季稻,做这实验得花多少年才能见成效啊?
    夏侯瑾觉得自己明白沈羡之的意思了,“合百家之长,取优去粕。”
    沈羡之颔首,“就是这个意思,我刚才的打比喻,咱们也不能花一年的时间就只实验这两种稻谷,咱们完全可以将能找到的稻谷种类都全部来试一试。到时候谁最长得好,最合适咱们这西南,咱们就种哪样。”
    夏侯瑾看着满脸认真的沈羡之,忽然觉得有些好笑,大家一直都在努力地想要提高粮食的产量,但一直没有找对办法,说到底还是要像是沈羡之说的这样,从根源上解决才是。当下虽然还没有成功,但是心里已经很是激动,对这未来的杂交水稻也充满了期待之心,“阿羡,谢谢你,这件事情我会亲自来办。”
    也不等年后了,现在就打发人到处收集全国各地优良的种子,而且他觉得不单只是可以实验稻谷,别的农作物也可以用沈羡之说的办法试一试。
    只是他也想到了这浔州城的天气和气候完全不合适,便道:“这试验田得建在鲖阳县。”
    “鲖阳县?”沈羡之听到鲖阳县,一下就想起了听老百姓们说过,这西南唯一能看到大雪的地方,就是在鲖阳县了,而且鲖阳县还有一座海拔极高的雪山,即便是春秋两季,还是能看到山顶上白皑皑的一片。
    但这不是鲖阳县最奇怪的地方。
    因为鲖阳县除了有雪山之外,还有几座小镇特别炎热,那边的瓜果植物也比别处丰富,俨然就属于亚热带气候。
    当然,这样的环境里,种植两季稻三季稻都不是问题,的确很合适培育,而且隔壁的镇子又有雪山,也可以种植稻谷,实验这耐寒能力。
    毕竟西南有一半的地方,都比较寒冷。
    如果说这鲖阳县每个季度都能同时看到四季,那么这鲖阳县就整个西南的缩小版。只是从前这样的环境里,因为没有合理利用,让老百姓们苦不堪言,但接下来将以正确方式打开鲖阳县的大门。
    作者有话说:
    第79章
    沈羡之没有想到夏侯瑾比自己所预想的还要对这件事上心,翌日就听玄月说:“王妃这边,我近来只怕是没空了,我们都要出去。”年也过不成了,原本还琢磨着今年兴许是能从王妃手里拿到红包的。
    “再有几天就要过年了?什么事情这样着急?”沈羡之这里其实也没什么事情了,因为她觉得重要的,都转交给夏侯瑾了。
    越是相处,就越是觉得自己好像这运气还行,夏侯瑾不但不是快死了的病秧子,而且执行能力那叫一个强。
    玄月叹着气,“王爷要我们在春耕之前,将和大夏各地的粮食种子都能找到来。”且不说粮食的种类包含了多少,就是单独那稻谷一样,也是数种。
    王爷又要春耕前都收集来,他们要是过年后再出门,哪里来得及?
    沈羡之听了这话后,沉默了一下,没像是以往那样吐槽夏侯瑾,而是拍着玄月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既然如此,那就一路顺风,早些回来。”
    就这?玄月有点失望,很怀疑是不是王妃早就知道了?然后有些不甘心,“这过年我们不在,红包能留着么?”
    所以这是他来找自己告别的重点么?“留,肯定留。”看他们这么辛苦的份上,那肯定要留的。
    于是玄月终于松了一口气,回头和琢玉一起收拾行李,当天下午就策马扬鞭离开了浔州城,朝西南外出发。
    至于这西南内的各种类粮食种子,夏侯瑾又另外安排人收集。
    不但如此,隔了两天不知道他上哪里找了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农开起了培训班,打算年后就直接安排到鲖阳县去。
    转眼这便到了腊月二十八,第一批房屋修葺终于完成,随着天宝号最后一笔补贴款发出去,温言的脸色也跟摸了锅底黑灰一般。
    入画收拾着正要去日月神教的总坛,看到他这副样子,上前给他奉了一杯茶,“你还是看开些吧,再生气也没用,明年还有棉花的补贴呢,这银子还是得拿出去。”
    温言听到她提棉花二字,血压一下就升高了不少,“我怎么能不气,要是这银子没用在正途上,我还能去找他夫妻二人闹一闹。”偏偏又都花在了正途上,合情合理,他就算是舍不得这些白花花的银子,也得含泪拿出来。
    入画听到这话,不禁叹了口气,“你没得救了,竟然晓得这银子不是白撒出去,那还置什么气?”
    温言觉得入画肯定不懂自己的苦,这些银子即便不是自己的,可是每日看着白花花金灿灿的,那心里就觉得安心舒坦,如今银子金子一点点减少,他就觉得很焦灼。
    见着时辰也不早了,也不想耽误入画少赚钱,挥着手道:“你快去吧,免得晚了,到时候都不好开口要加班工钱。”
    入画闻言,忍不住扯了扯嘴角,懒得在管他,背着包飞快地从赌坊里出去,朝着日月大街跑去。
    路上正巧遇着言巽和钱袋子两人买东西过年,见了她便忙着打招呼,又看到她跑得气虚喘喘的,不免好奇,“你这样着急做什么?今日就开始放假了。”
    入画给忘了,诧异地看着两人手里大包小包的年货,“今儿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么?”
    “可不是嘛。”钱袋子买了大堆吃的玩的,花的都是自己的工钱,感觉还真不错,竟然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的梦想。
    见着入画回去了,两人也赶紧往王府去,听说这两天那落霞庄送钱来的人就到了,也不晓得来的是不是又是个庄主,没准今天就能来,所以两人要忙着回去看热闹呢。
    话说那平月秋三人已经在这浔阳城逗留了小半月不止了,也是在半个月里,见证了这浔州城一天比一天热闹繁华起来,每日都有各处来人涌入这城里,昨天明明看着还清冷的小巷子,不过两三天的工夫,居然就挤满了人,开满了铺面小店。
    他们就纳闷了,哪里有这么多可卖的?
    平月秋却是觉得恐怖不已,他从来没有见过任何地方能发展得这么快,不过在短暂的震惊后,又觉得这凡事要循序渐进,一下的繁华灿烂不过是犹如泡沫一般,现在是如梦如幻,但是破灭得很快。
    但那第五兆恒却不是这样认为的,这些天他跟着金峥为了挣房钱饭钱,去了不少地方打短工。
    因金峥的父亲管着落霞庄的财物,所以这出门在外,平月秋和白玉琉身上没了银钱,都管金峥要。
    可他们的钱财,早就给赔完了,哪里还有?
    就是第五兆恒,还欠着好几户人家修葺房屋的钱呢。
    所以在第三天,金峥和第五兆恒就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了这浔州城最大,也是唯一的牙行。
    这牙行是王府开设的,所以无中介费一说,每日何处需要什么工人,又需要去做多少天,做什么,都写得清清楚楚,就有些像是后世的人才市场。
    所以两人就凭着这武功,去领了日结的任务。
    做的任务也不是多危险,反正招那泥瓦匠的最多,工钱是由着王府定下的,并不像是别的州府那样,这种又累又苦的活工钱最低,反而高得出奇。
    而且基本不要什么基础,所以去做这一行的老百姓最多。
    还有这一部份工作,比如那伐木工或是木匠等等,竟然都是需要证书才能去报名。
    两人看得一愣一愣的,心说这砍树还需要什么经验么?还有天仙阁招琴棋书画俱佳的人才,还不分男女。
    他们就更好奇了,他们才来这浔州城,就忙着跟日月神教的人挑战,根本没来得及去四处转一转,但是这天仙阁一听就是那种地方,怎么还?
    两人少见多怪,又不敢表露出来,生怕叫人笑话了去。
    反正每日这牙行里,都有人再找长短工,所以这里的老百姓,根本就不愁没活干,只要人勤奋。
    两人每日来找活儿干,也逐渐认识了一些朋友,对于这浔州城的了解也越来越深,所以此刻听到平月秋冷笑着评论着浔州城的繁华不过梦幻破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