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二小姐进京了 第5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果然,等这中间的垂帘放下来,外间的房门一打开,瑜王就急忙先进来,不过再快也快不过那两条腿走进来的沈羡之等人,所以一下就被挤到了最后。
    自然也就最后抱到孩子。
    此前一直坐在轮椅上,看着自己的儿子被这一帮人递过来抱过去的,他喊了几声,王嫂那里他是不好说什么,可是钱袋子言巽他们,一个个都无法无天,将他的话视若无睹。
    最后还是沈羡之看他可怜,这才让把孩子递给他。
    瑜王也才抱到孩子,看着小小的一团,他这个铁血大汉的心顿时都给融化了,“真像我。”
    只是话音才落下,就听言巽道:“这哪里看得出来?小婴儿不都这个样子么?”
    “你懂什么。”瑜王反驳着,怎看都觉得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
    沈羡之见大家看也看过孩子了,生怕打扰了里面的产妇休息,更何况这小婴儿一天睡觉都十一个时辰左右,所以让大家快些散了。
    隔日一早又过来看孩子,桑椹已经有奶水,正喂完孩子,方嬷嬷在她屋子里跟着伺候,照顾着奶娃娃。
    这会儿见了沈羡之,便将孩子抱到沈羡之跟前给她瞧,“哥儿乖巧,一个晚上除了尿的时候哼一声,便没听到半点声音。”
    沈羡之听了觉得这样很好,一面与方嬷嬷交代着:“若是见了瑜王,叫他这几日不必出去了,我让人替他监工,家里好好陪着桑葚。”
    方嬷嬷自是应了。
    看过了孩子,又去看桑葚,顺口问道:“可是给哥儿取了名字?”
    桑葚摇着头,“夫君说等王兄回来,王兄学问好,让他来取。”
    好不好沈羡之不知道,但是铁定比夏侯瑜要多看过几本书,便点了点头,“也好,不过他这一趟出去,没半个月是回来不了的,这大名不着急,乳名总得有一个,你是他母亲,你给他取个乳名吧。”
    桑葚闻言,想了想,“要不叫狗娃吧,乡里人都说,贱名好养活。”
    “额……”贱名是好养活,但是也不能这样吧?沈羡之面露难色,心里已经想到往后如果自己和夏侯瑾做一辈子的室友好兄弟,那他们俩就没孩子,这西南王府到时候给狗娃继承?
    见到她的表情,桑葚有些疑惑,“不好么?”难道王嫂觉得不够贱?“那狗蛋呢?”
    沈羡之知道桑葚在来找夏侯瑜之前,没出过村子,是真没一点见识,但是自己亲儿子,也犯不着如此吧?于是坚决地摇着头,“我觉得倒不必一定要阿猫阿狗的。”
    于是桑葚认真地想了想,顿时灵机一动,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取了一个极好的名字,“我知道了,叫铁猫,这个肯定没人跟他重复。”她还乐呵呵地给沈羡之解释道:“铁最坚硬,而且猫有九条命。”
    说着,抱着怀中的孩子一口一个铁锚地叫着,“铁猫,娘的心肝宝贝,你以后就叫铁猫了,喜不喜欢这个名字,哇!喜欢呀,为娘也觉得你一定会喜欢的。”
    沈羡之木然地看着襁褓里面无表情的小婴儿,压根没看出他哪里对这个名字很满意了?
    但是他亲娘给取的名字,自己也替他稍微争取了一下,心想着铁猫听着怪模怪样的,但也好过那烂大街了的狗蛋狗娃,不然等着孩子大了些,带到街上去,这一声‘狗娃’喊出口,还不知道多少娃儿一起答应呢。
    因此也只能朝他喊道:“铁猫,好好跟你娘在家,乖乖的,伯母出门去了。”
    方嬷嬷送她出来,大抵也看出了沈羡之不满意孩子的乳名,她倒是觉得没什么,只开导着沈羡之,“乳名没什么。”
    希望大家也能这样认为吧。
    然而也就这一天的时间,铁猫的名字就在王府里传开,大部份都觉得不错,但也有像是沈羡之这样无法理解的,比如她们沈家的姐妹,以及言巽他们。
    钱袋子倒是十分高兴,“我还以为我这名字已经够奇葩的了,没想到现在还有了铁猫小哥儿。”
    沈羡之见他这兴高采烈的样子,“铁猫你没少去看,倒是给他准备了什么见面礼?”
    钱袋子一听要送见面礼,马上就联想到了银子上面,诧异道:“怎么还要送礼?”那不得花钱么?他也才没攒了多少。
    “人情来往,算是投资,你今日送他,来日你成婚生子,他们也送你。”其实倒不用,沈羡之就是看他太高兴,想要捉弄他一下。
    没想到钱袋子还真邀着言巽晚上去逛街买礼物。
    要说这浔州城,原本是没有夜生活一事的,只是因这夏侯瑾和沈羡之来了后,各路号召,大家白日里都忙得脚不沾地,等着想要买个什么,只能等白天干完活。
    如此一来,这街上的店铺也就只能晚些关。
    然后就越拖越晚,以至于戌时左右了,街上还热闹着。
    买日常用品的,买礼物的,请客吃饭喝酒的。
    只是两个年轻男孩子,哪里会买什么?只问了店家要送礼,店家便一个劲儿地给他们推销东西,等两人结账的时候,已经买了乱七八糟一大堆,有用没用的都有。
    第二天一大早大包小包地往瑜王家这院子里送,着实将众人惊呆了。
    沈梨之她们几个姐妹也结伴来送孩子见面礼,见着这言巽和钱袋子送的衣服玩具等物,忍不住掩唇哈哈大笑起来,“你们这是搬家么?”
    两人解释着,这都是店家说的,该准备这些东西。
    不管那有用没用的,瑜王都只能硬着头皮给收了下来,回头看着很是发愁,和桑榆叹道:“这两个小子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今日送咱的东西,非得要让我给记上账本,往后也要照例给他们准备这样的礼物。”这哪里是送礼,这简直就是往自己这里存放东西嘛。
    不过回头看着自家的小铁猫,又觉得心情大好,抱着他道:“铁猫儿,快长大,爹带你骑马射箭。”
    正是哄着孩子高兴着呢,外头传来方嬷嬷的声音,“瑜王,瑾王妃那边来了人,说有要紧事和您商量。”方嬷嬷最是巴不得瑜王赶紧去。
    倒不是不愿意他多陪着哥儿和桑葚,只是这桑葚还在月子房里,哪里有大男人三天两头窝在月子房的道理?在外间看看孩子也就罢了,怎么还老钻到这里间来?
    所以巴不得他少待些时间。
    瑜王听到传话,有些不舍地将铁猫儿放下,和桑葚说了几句话,这才过去。
    到了厅中,只见除了沈羡之之外,还有天宝号的温先生,不免是有些好奇,“王嫂这是?”王兄说,其实天宝号他有些股份,所以这鹿儿沟得来的金子,也没放到王府里,而是全部存到了天宝号。
    那温先生今天来,可是这笔金子出了什么问题?
    他的担忧中,只听沈羡之说道:“这快要入冬了,这浔州城虽说几乎不下雪,但是这刺骨寒风呼啸着,到时候又有那冻雨落下来,城中不少老百姓的房屋都无法承重,所以我今日将他们两位请过来,正是想和你们商量一下,给他们些补贴,好叫大家将房屋都重新修葺一番,这也免得日夜提心吊胆。”
    温先生听到这话,心中便觉得不妙,是自己高看这沈羡之了,她压根就没放弃那笔金子。只不过有些好奇,她要怎么个补贴法。
    夏侯瑜听到她的话,倒是十分赞成,毕竟每年入冬,都会因为房屋坍塌,死伤不少老百姓,所以觉得沈羡之这个建议极好,“王嫂这是个好主意。”
    沈羡之听罢,立即让钱袋子把自己写好的计划递给他们俩看。
    其实也就是但凡今年腊月之前修葺房屋的老百姓,花销西南王府给报销一半。
    至于这一半,西南王府肯定没钱,当然是要从天宝号那批金子上下手。
    夏侯瑜看过后,觉得这样甚好,不过很好奇,“王嫂什么时候找人去调查的,达到这些标准的房屋都是需要修葺么?”
    沈羡之当然不可能遍地撒钱了,所以她此前让人去挨家挨户走访调查,房屋达到危房条件的,才有这获得补贴的资格。
    为了让老百姓们自己清楚认知自家有没有这个资格,所以给列出了一个目录,但凡达到目露里五项,就算是危房。
    不过申请前,还得有王府的专门负责人去检查,确认过后才会给他们签字。
    温先生细细地看着,上面清楚地写明了可以得到补贴的人家须得达到补贴标准,而且会在他们修建完后,经过审核,才能领到这一笔补贴。
    这样也以防老百姓骗取补贴款,不然的话,先拿了银子不修房子,到时候拿他们也没办法。
    他不知道沈羡之是如何想到这个法子的,只是他虽不高兴她最终还是将这笔钱拿走了,可是也没有反驳的余地。
    毕竟这钱,在瑜王看来,既然是鹿儿沟发现的,那就该用之于民。
    而沈羡之这个用法,用在正途上,他根本就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只能不甘心地点着头,同意了。
    作者有话说:
    第61章
    不但如此,还要昧着良心称赞:“王妃这个主意妙极了。”
    温先生不发言还好,这一发言,便叫沈羡之给盯上了,“我还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想要与温先生商量。”
    温先生直觉不会是什么好事,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点头,“王妃请说。”
    “是这样的,这补助老百姓的银子到底还是要从天宝号里面划出来,所以到时候还要劳烦温先生安排一个可靠的人跟着王府负责此项差事的管事一同去审核。”沈羡之的意思,除了王府的评定之外,还要天宝号也跟着审核,缺一不可。
    这样的话,天宝号无形中就在老百姓心中产生了一种权威感,那以后有钱肯定要往天宝号里面攒,往后就算是有其他的钱庄入驻西南,那也不必担心被抢夺了这西南第一钱庄的名声。
    温先生明白了她的意思,对于天宝号的发展的确是个不错的建议,所以他表示会好好考虑,挑一个合格的人选出来。
    只是一想到那还没焐热的金条又要被拿走,温先生这心里终究还是不舒服。
    而沈羡之与瑜王和温先生商议好了,也开始着手宣传这修葺房屋的事情。她这样一忙,府里的事情就有些顾不上,比如这铁猫的洗三。
    回来得晚了些,孩子都早就睡了,只差人把礼物送过去。
    丁香见她忙得跟个陀螺一样,甚是心疼,“外面的事情那样多,您都管不过来,这家里有老胡叔看着就好了,瑜王那边,他们都是两个大人了,不可能连个孩子也养不好,您有这心思,倒不如多休息。”
    沈羡之其实到没有觉得多累,不过昨天玄月才给自己说,夏侯瑾那边来了信,他的一位知己老友要来这西南定居,明日就到,所以让她帮忙招待。
    相处这几个月来,沈羡之主内,当然这个‘内’把浔州城也包括在内了。而夏侯瑾则主外,他的这个‘外’也包含了西南周边的这些蛮人们。
    而这浔州城在沈羡之的手里,也犹如那试验田一般,当然这是一块成功的试验田,所以夏侯瑾便在浔州城外各县城效仿推行她的在浔州城的这一系列政策。
    昨日她提起的修葺房屋,王府给予补贴一事,也是早前和夏侯瑾商量好的,这样一来,王府就需要大量资金流出,那这各县城缴上来的税赋也就自然而然地留了下来。
    夏侯瑾已经早就写好了折子,上表朝廷,户部那边断然是没有拒绝的道理。
    毕竟照着西南往年的税赋来计算,这修葺房屋西南王府给予补贴一事,就算是他们留下五年的税赋,也是要亏本的。
    所以户部那边计算好,一系列指向西南王府会往里面倒贴钱,狗皇帝肯定会批了。
    狗皇帝果然批了,大前天就得到了消息,听说这狗皇帝还另外给下了圣旨。
    眼下在来的路上,预计三四天后也就到了,只是夏侯瑾回不来,沈羡之已经想好,到时候就说他卧病在床做借口,反正他自小病到大,这西南也就这么个条件,他那身体娇养惯了,到这里病得更严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沈羡之想着这些事情,不知不觉睡了过去,第二天一早起来,玄月就已经蹲在门口等着了。
    她才洗漱完,那玄月就跟条泥鳅一般,在丁香打开门的时候就挤了进来,“王妃,韩先生他们今日就回到,您看咱们几时去城门口迎接?”
    沈羡之正梳好头,从里间走出来,“你这一天天,来我这房间比你们王爷都要勤快。”
    玄月听得她这话,吓了一跳,“王妃您好好说话,别败坏属下的名声。”
    沈羡之想给他一脚,到底是谁吃亏?一面有些疑惑,“什么身份,还得耽搁一天去城门口迎接?”她想着,就算是圣旨来的那天,也用不着他们去城门口等着吧?
    难不成这位韩先生的名声身份还比狗皇帝大?
    玄月这才反应过来,忘记提前跟王妃说韩先生到底是哪个韩先生了,于是连忙说道:“韩庸,王妃可是听说过此人?”
    沈羡之虽然对江湖事迹比较感兴趣些,但现在好歹是瑾王妃,所以各方面都了解一下,当然也知道这韩庸是何人。只是玄月这样一提,她不免是大胆地猜测起来,一面向玄月求证:“你别告诉我,你家王爷这位知己老友韩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圣者之一韩庸韩先生?”
    玄月听罢,以一个十分夸张的表情双手鼓掌,“答对了,所以王妃您觉得咱们有没有必要去城外迎接?”
    “十分有,吃饭了马上去。”这韩庸乃寒门子弟的祖师爷,她当然要去,他的门生天下遍地都是。
    确切地说,他不收贵族子弟作为弟子,而一向偏向于寒门子弟,所以在寒门子弟的心中,他便是师长是偶像。
    而这天底下,往大了地预算,贵族不过占了八分之二罢了,那么这学子里,自然也只有八分之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