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二小姐进京了 第4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没想到这展元竟然没生气,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被救上来了也没责备琢玉,也没去换衣服,而是一直盯着井口。
    “这是魔怔了吧?找个老道来给他跳一跳?”琢玉原本还担心被展元责备的,哪里晓得他竟然这一副样子,心里不免是有些担心,别是脑袋里灌了水吧?
    玄月见此,责备地将他赶走,然后过去朝那展元歉意道:“抱歉,我们只是想来问问,你们在山上可遇到了什么事情?王妃似乎不太高兴。”但是这展元好像更不高兴。
    偏偏这个时候,钱袋子还要插嘴,“我刚遇到从山上下来的几位大哥,好像也都闷闷不乐的。”
    展元听罢,忽然回过头来,朝着他们三人扫视了一眼,尤其是那目光落到玄月和琢玉的身上时,尤为愤恨,就好像这两人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一样。
    两人被他这样的眼神一扫,下意识地防备起来,却没料想,只见展元忽然开口,“我们在山腹的溶洞中,发现当年忽然消失了的寒甲军,他们的尸骨这么多年了,就这样一直被挂在那溶洞里!”
    寒甲军?钱袋子一听到这三个字,表情比玄月和琢玉都要激动,“寒甲军?是当年跟着祖皇帝和西南王打天下的那个寒甲军么?”他常常听师父说寒甲军的故事,师父也一直在找他身为寒甲军中一员的□□父。
    而钱袋子的声音,也让玄月和琢玉反应过来,“此事当真?”寒甲军的故事,大夏没有一个小孩没听过,尤其是他们这些男孩子。
    成为所向披靡的寒甲军一员,是他们儿时共同的梦想。哪怕他们现在在历史里属于叛军。
    展元摊开掌心,一块寒甲,“这是从溶洞里带出来的,瑾王妃那里也有。”
    这下玄月和琢玉再也不能冷静了,当下自然先将这消息告诉瑾王才是。
    只是却被那展元一把拉住,愤怒道:“这样迫不及待地告诉你们主子,是想要趁早将这消息掩埋?保住你们主子先祖的名声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们上山的这些人,谁也活不下去,包括瑾王妃。
    琢玉一把推开他,“你莫名其妙,我们王妃说了,名声不值钱,错就是错,我们告诉主子,自然是主子早些回来着手安排,将这些英烈都接回来安葬。”
    当然了,王妃还说了,大夏不是夏侯家的,是这大夏老百姓们共有的。
    皇室顶多就算是老百姓们雇佣的管理者罢了,管理不善,就换人。
    这些惊世骇俗的话,都是沈羡之在来西南的路上说的,夏侯瑾也听到了,觉得她这见解挺特别,而且本质上也没说错。
    只是当权者却没有这个意识。
    而这些寒甲军,他们是大夏的英烈,自然是要见他们从山里接出来。
    展元听到琢玉这话,半信半疑,“你们王爷当真能做到这一步?”
    琢玉闻言,一脸自信十足,“自然。”一面反问着他,“那我问你,王妃可有特别地告诫你们,不许将此事传出?”
    展元摇头,这倒是没有。所以王妃是信得过瑾王?
    琢玉和玄月见此,心里松了一口气,果然王妃是信任王爷的,于是底气也足了一些,“你且等着,我们王爷回来,必然会将寒甲军之事查清楚。”然后立即去传书与夏侯瑾。
    钱袋子,见他俩走了,这才上前朝展元道:“要不,你还是换身衣服吧,我去王妃那边探一探。”他也想知道,这个瑾王瑜王信得过么?
    那溶洞里的尸体中,可是有师父先祖的尸体。
    师父活着的时候,就想找回他的先祖,找了一辈子,到死都没消息。
    自己是他的徒弟,是他抚养长大的,自然是要替他完成这个遗愿。
    等他到正院,正蹑手蹑脚地朝沈羡之的房间走过去,忽然被人拍了一下肩膀,“你想做什么?”
    吓得钱袋子三魂七魄险些飞出去,如果不是听出是丁香的声音,他已经摸上飞刀的手已经将飞刀甩出去了。
    回过头,便对上丁香一双满是防备的眼珠子。连忙解释道:“我就是有点小事想找王妃,所以来看看王妃睡了没。”
    却被丁香拍了一下头,“王妃又不是钢铁打的,自然是要休息,你晚些再来。”
    不过丁香话音才落下,里面就传来沈羡之的声音,“让他进来吧。”
    听到沈羡之的话,钱袋子一脸得意地朝丁香做了个鬼脸,连忙进去了。
    沈羡之还没睡,身前的桌面摆着的是刚合上的西南志,可见她再找有关西南王沈曜和寒甲军的记载。钱袋子一脸讨好地走过去,给她递了杯茶水,“那山里的事情,我刚才跟着玄月大哥他们过去,从展叔那里听来了。”
    沈羡之一点都不意外,那展元一路上就没控制好外放的情绪,让沈羡之一度怀疑,里面是不是有他的先祖?不然他怎么跟死了爹一样?
    当然自己也很难过,毕竟那么多功勋之将,但却没有像是展元那样愤恨。
    一面问道:“他们是不是传书给瑾王了?”
    钱袋子连连点头,“王妃您真聪明,他们好像也猜到,王妃就在等着他们俩给瑾王传书呢。”只是他说完,将自己的担忧道出来,“寒甲军的事情,我也听过不少,朝廷后来是将他们当做叛逆之军的。”
    尤其是他们失踪之后,大夏朝廷还搜查了几年呢。
    但是现在看来,好像是做样子罢了。
    其实这寒甲军就被他们害死在那山腹之中了。
    所以,他跟展元一样担忧,夏侯瑾当真能替这些枉死的大夏英烈们讨回一个公道么?这等于是要夏侯瑾将他祖先的尸体从坟墓里挖出来当众鞭尸。
    却听沈羡之叹了口气,“自古忠孝难两全,看他如何选。”一面朝钱袋子吩咐道:“在没有得到瑾王的明确态度之前,这消息不能传出王府,你既然已经知道了,就跑一趟,挨个告诫一声。”
    其实就算是夏侯瑾知道了以后,他也有心替这些寒甲军正名,但现在也不是将这些消息传出去的时候。
    那样是给自己招祸,只怕到时候还会牵连这西南的老百姓。也是之前自己气糊涂了,虽然没强令禁止他们不许提,但却忘记叮嘱,此事不能传出王府。
    钱袋子闻言,意识到这是件大事,忙去了。
    刚出门就遇到白莲心抬着刚炖好的鸽子汤送来。瞥了一眼,“莲心姐姐到底养了多少鸽子,给我两只养着玩呗。”
    白莲心答应得也十分爽快,“好啊,回头你过去抓就是。”
    “谢了。”钱袋子道了谢,连去传话了。
    白莲心进去,沈羡之见着又是鸽子汤,有点反胃,“你别再炖了,我现在问到这味道,已经腻得慌了。”沈羡之今天心情不好,也就没仔细措词。
    白莲心闻言,有些委屈,这可是她辛辛苦苦用慢火炖了两个时辰呢。
    沈羡之见此,只得无奈叹气,“我没嫌弃你手艺不好,只是吃太多了,我真吃不下,要不你自己喝了?”不过瞧她自己只怕也喝不下了,便改口道:“那你给我大姐喝去。”
    “那边我已经送过了。”白莲心小声回道,然后垂着头,仍旧是一副委屈至极的样子。
    沈羡之见此,有些头疼,妹子虽然香,可是有点难哄,一点是怪自己最近给她安排的事情太少了,不然她哪里有这闲功夫?
    于是立即抓起桌角上的册子递给她,“你如果得空的话,这两日带几个人去城里转悠一下,这马上就九月了,我看不少田埂边上都有桑树,你让她们该开始准备蚕种了,到时候茧子卖不出去,王府按照市场价格收购,不会叫他们白做的。”
    主要城里的染坊和丝织坊都已经开设起来了,现在都是从外买进原料,这得多贵啊?又不是本地不能养蚕。
    白莲心闻言,拿起册子,爱不释手地看着上面那行云流水的字迹,高兴道:“好,奴婢一定完成任务。”上面的工作任务,沈羡之已样样安排好了。
    而这宣传工作,白莲心已经是轻车熟路,如今与城里大部份都是认识的,自然也好办了不少。
    更何况,沈羡之已经承诺即便卖不出,王府会按照市场价格收购,那就事半功倍了。
    老百姓们最怕什么?最怕的就是没白忙活一场。
    要说沈羡之这手书法,还是靠前前世当教主的时候,她那时候又还是个争强好胜的脾气,江湖上出了个铁笔书生,传言得神乎其发,她当然不服气,硬是练出了这一手行云流水的行书。
    在前世的时候,还参加过市书法比赛。
    作者有话说:
    张冠李戴啊~~~排位都不得打,虫子才捉了一半,先发上来,一会儿捉完了修。
    第46章
    此刻看着桌角上那厚厚的一叠计划书,叹了口气,决定还是去休息,这寒甲军的事情急不得。
    只将那块寒甲片放到抽屉里,便与丁香吩咐了一声,方歇下。
    这一次去山里,也不知是因为几乎都在马不停蹄地赶路,所以真累着了,还是因为那寒甲军的缘故,到底影响了心情,所以让她觉得十分累。
    一觉醒来就是第二天早上辰时左右了。
    钱袋子和玄月一早就来等着,她刚洗漱完出来,一边吃饭两人就在一旁争相禀报事务。
    左不过都是城里贷款的商家们开业问题,以及地里庄稼的又如何?
    反正都是围绕这城里的诸事。
    又说因为这大雨的缘故,台山坞那边近期不能继续开采石头的,大部份人都闲着,所以正在田里忙活,只是这样一来,城里负责砌城墙的这些人闲了下来。
    沈羡之听罢,连让丁香去自己的书桌上取来两本册子,一面问着玄月:“琢玉呢?喊他安排这些人出去买些树苗,果树苗漆树苗皂角树都行,若是没有,先订下也可,反正冬月之时能拿到树苗就行。”
    玄月闻言,买树苗倒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温先生那边不愿意再放银子了。所以有些担心,也正是这样,没有马上回沈羡之的话。
    正垂头吃饭的沈羡之便抬起头来,“你只管去叫他,这些树苗都是种在我自己的山里,这银子我自己出,回头去丁香那边拿票子。”
    玄月听到这话,心头跳了一下,莫不是王妃发现了什么?不然怎么忽然想起要花她自己的银子了?还是只是巧合?
    一面‘额额’地应着。
    却听沈羡之又叮嘱道:“别在这天宝号换银子了,反正是要出了西南才买得到这些树苗的,揣着银票去就好,到外面兑换省得路上轻松些。”
    玄月应了,去给琢玉传话。
    钱袋子这里也差不多回报问了,准备下去给各个大小管事们传话,便听闻外面传来老胡的声音,“王妃,古兰县的县令来求见。”
    沈羡之虽然一手抓着这浔州城和王府的大权,那是因为王府她是当家主母,所以理所应当。
    至于城里,是这浔州城几乎没有什么官员,所以她才跟着管的。
    但这古兰县是有朝廷亲自任命的县令县丞典史等官员,这就算是芝麻大,但也是朝廷吏部任命的,她怎么好去见?
    便问着老胡,“瑜王呢?”
    老胡是一路跑来的,一面拿袖子擦着额头上的汗,一面回道:“瑜王说他最厌烦跟这些文官打交道。”他起先也是去找的瑜王,可是他请不动瑜王,只能来找王妃。
    最要命的是,也不知道这古兰县的司县令是个什么来意。
    但是总将人晾在那里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哪怕看到沈羡之是拒绝的,还是求道:“王妃,您还是去一趟吧。”
    沈羡之今日是打算去自己挑中,准备将来给建造日月神教总坛的雁环山看看开垦的地怎么样了。
    所以穿的自然也是简单的窄袖短裙,脚下踩着一双长筒靴,头发也是拿条头绳随便绑着。
    这都要打算出门了,所以自然不愿意为了见着司县令去重新换衣裳梳头发。
    更何况那身衣裳倒是有王妃的派头了,可是跟着破烂的王府实在是格格不入,所以便穿着这一身去了前面大厅里。
    话说大雨那日,司县令肉眼可见那河水滔滔上涨,自己却是束手无策,整个古兰县当时完全就被这些河流围绕在其中,眼看着只怕撑不到半夜,他们整个古兰县只怕都要被淹去大半。
    那一夜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煎熬,包括他这个父母官。
    只让大家都坐在房顶上听天由命。
    可是等啊等,等到天亮雨变小了,河水不但没有涨起来,反而水位越来越低。
    这倒是奇了?这么大的雨,就算是雨停了,但是整个浔州城山上的积水还在啊?河水怎么就没涨呢?
    于是立即派人去探查,一直追溯到上游,发现河水都没涨,也没有任何分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