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二小姐进京了 第3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家里被抄的那会儿,他还没生出来呢。
    只是可惜他虽不是逃犯,却因是棺材子,村里不同意给他上户,不想留下他,嫌弃他晦气。
    作者有话说:
    第39章
    也就是师父不嫌弃自己,带着自己住在村后的山里。
    可师父也是外来人,跟自己一样还没有户籍,所以也没有属于自己的田地。
    他能留在村里,还是因为早些年救了村子里好几个在外务工的村民。
    村子才收留他们,允许他们在山上打猎。
    平时也就是用猎物跟山下的人换点米油盐酱醋。
    师父病逝后,村里的人趁机将他赶出来,更不准他在山上打猎,他没办法到镇子上来讨生活的。
    哪里晓得没有这户籍,寸步难行不说,去做工不要工钱,只要管两餐,人家都不要。
    现在想,虽然不知道这日月神教是干什么的,他好歹这一日三餐是有着落了,要是这个姐姐有本事再给自己弄个户籍就好了。
    所以两人回小镇的时候便壮着胆子问:“那姐姐你能给我弄个户籍吗?”没有真的不方便,还总是叫人误会自己是逃犯。
    沈羡之想了想,“如果你真不是朝廷钦犯的话,这办理户籍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西南现在最缺什么?缺人呀!何况自己是瑾王妃,办户籍这种小事情,就是盖个章而已,丁香都会。
    钱袋子赶紧指天发誓:“我下半生所赚的银子来担保,我绝对不是什么朝廷钦犯!”
    反正依照他自己定义的话,自己就不算。母亲虽是被流放了,可她死了自己才被师父从棺材里抱出来的。
    所以应该不算吧?
    因为是棺材子从小被人排挤嫌弃,可也因为他是棺材子,他不是戴罪之身。
    师父说他早一步出生在棺材外面的话,指不定从小就在那流放地做苦工。
    回到镇子上,沈羡之才发现,这大半天已经过去了,不免责怪起这钱袋子,他要是不跑的话,能耽搁这么久吗?
    去客栈叫上丁香,又去采买了不少价格合适的物资,在天黑前让客栈的掌柜找人帮忙把东西送到河边去。
    钱袋子知道河的另一边是西南,不免有些好奇:“你们是西南人?”
    沈羡之白了他一眼:“这不是明摆着的吗?难不成这河对面除了是西南,还能有东北?”
    钱袋子继续问:“那你们的这些钱来路正吗?”瞧她们买的这都是些什么呀?乱七八糟的,居然还装了这整整一艘船。
    “你放心,都是自己赚的辛苦血汗钱。”沈羡之心想,这孩子防备心还是挺重的。
    丁香对于这突然出现的钱袋子,很是防备,尤其是在钱袋子听她们是西南人,然后好像有些嫌弃的样子。
    就更不待见他了。
    这倒是误会了,钱袋子只是有些惊讶,因为当初师父临终前跟他说,如果在这边活不下去了,就往西安走。
    可是在此之前,师父又告诉他,西南乃不毛之地,就那里的大官都吃不饱穿不暖。
    但是他发现这两个西南人是挺有钱的,或者说是日月神教很有钱?
    过了河,沈羡之就马不停蹄地赶路。
    半路就遇到来接他们的队伍。
    这些人跟丁香不一样,称呼沈羡之不是小姐,而是王妃。
    又看着那么长长的一段队伍,钱袋子觉得自己终于抱上了大腿,一路上勤勤恳恳地帮忙干活。
    本来就是十分机灵的,一下就得到大家的喜欢。
    然后就在他满怀希望自己的新生活时,被这浔州城的破败的给惊得傻了眼。
    只觉得一盆凉水从头顶浇了他透心凉。
    这都不如他们那小镇子呢。
    师父说得果然没错,这里就是不毛之地。
    但奇怪得很,这里的老百姓虽然一个个看着还有些瘦弱,可一个个精神抖擞,干劲十足的。
    最重要的是这一路走来,似乎所有的老百姓都认识沈羡之一样,见了她一个个都热情地挥着手打招呼。
    钱袋子心想自己虽然没有出过小镇子,但从师父那里听到很多,像是王妃什么的这样的身份应该是皇亲国戚,怎么她跟平民一样?
    可她就骑在前面的马背上笑眯眯地跟着老百姓们打招呼。
    在这样这一条破烂的街道,硬是走出了一种皇帝出巡的感觉。
    就在他的震惊之中,被带到了所谓的王府,连一扇大门都没有的大府邸。
    人很多,但是太破了,比小镇子的城荒废了几年的隍庙都还要破,虽然已经看到有人正在修葺房屋,但要把整座王府焕然一新,得猴年马月啊!
    他要是这里干的不久,只怕新房子都住不上。
    所以钱袋子有些失望有些后悔,想要逃跑,又担心自己肚子里的蛊虫发作,到时候生不如死……
    沈羡之看到他的表情,心里其实十分理解此刻钱袋子的心情,所以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安慰道:“年轻人,看事情不要只看表面,你要看未来,我们王府是一座很有潜力的王府,你可不要错过了。”
    钱袋子表示自己不想听她画大饼,她这话有些像是街头卖假药的那些骗子说的话,只是抱着最后一点希望问:“那咱们日月神教也这样破吗?”
    当然没有,毕竟地基都还没有选好地方呢。
    所以沈羡之坚定地摇着头,一面告诉钱袋子:“你现在还没有资格进入神教,不过你放心,只要你好好干,现在神教也是在发展期,将来你肯定是骨干,我敢保证做好了,以后少说也能混个分坛的坛主。”
    钱带子听着这话,有些虚。
    但是现在自己又没有退路,只能先留下来了。
    然后丁香来问了他的姓名跟年纪籍贯。
    钱袋子想了想,把籍贯写在这里算了。就报了名字跟年纪。
    丁香听到他才十三岁,有些惊讶地看了看个头比自己高的钱袋子,很是怀疑,“不要虚报年纪。”
    钱袋子再三表示自己就是只有十三,丁香才半信半疑地作罢。
    他以为可能会因为这年纪和身高不匹配的缘故,户籍不好办了。
    没想到不过半盏茶的工夫,他就拿到了户籍。
    他有些怀疑:“这不会是假的吧?”这些东西不是要经过官府层层验证吗?
    为什么全程就是丁香一个人操作?
    “当然是真的,这是王府的大红章子呢。”这王府里的长史在厨房洗碗呢,浔州城又没有什么官员,瑜王又在台山坞开采石料,这全府上下就是王妃一个人做主。
    她是王妃的丫鬟,这件事情自然由她来经手。
    但是钱袋子不识字,只是看了看着大红章,好像跟别人的也差不多,就相信了她的话,将户籍做宝贝一般收起来。
    然后在王府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给老百姓们分发菜种子。
    这些菜种子还是沈羡之从他们镇子上带来的。
    因此并不多,只能通知一部份老百姓来领。
    等干完这活,又被沈羡之喊着出门去,出去之时,只见沈羡之在那贴满了告示的大门口又贴了一张,上面密密麻麻的,不知道写了什么。
    就好奇地问,“王妃这上面都说什么呢?”
    沈羡之有些吃惊:“你不会不识字吧?”她选中这钱袋子,除了因为他的飞到和轻功之外,主要还是觉得这孩子气度不凡……
    怎么会是个文盲呢?
    “看不起谁?我会写我自己的名字。”钱袋子不服气。
    沈羡之扯了扯嘴角,心里开始盘算着什么时候要搞一个扫盲班。
    不求大家能写诗作词出口成章,但最起码要认字吧!
    不然每次在门口贴的告示都他们都看不懂。
    门口这两个守卫每天听得最多的就是,‘这上面说什么呢?’
    而她这一次所贴的,正是鼓励城里的各商家重新开业。
    尤其是生产加工这一行。
    效果还不错,才贴出去,晚些的时候她从外面回来,就有人来求见。
    来的是一对中年夫妻,穿着很朴素但是很干净,男人头戴着方巾,多半是个读书人,沈羡之猜想,莫不是做那笔墨纸砚和书本生意的?
    却丁香说道:“王妃,这是城里的花老爷跟花夫人,他们花家从前经营着城里最大的染坊。”
    也是巧了,这花家夫妻在染坊的生意做不下去后,便带着儿女离开了西南,去往花夫人的娘家所在地居住。
    夫妻俩虽然是有些余钱在身,但总让人觉得是投靠娘家,很是叫人看不起。
    没少受那闲言碎语,所以当花老爷一听说现在浔州城有些变化。
    正好又被人欺辱,就带着一家人回来了。
    浔州城虽然还是一往如故的破,但大家再也不像是从前那样犹如行尸走肉一般活着,如今所见之处,皆是一片生机勃勃之态。
    所以花老板是打算重操旧业,将家里的染坊重新开设起来的,眼下正在打点收拾。
    然后今日他家大女儿花丽娘路过王府门口看到了告示,就高高兴兴回家去告诉夫妻俩。
    夫妻俩这就连忙来了王府。
    沈羡之也十分高兴:“现在浔州城镇需要你们,不过你们接下来是如何打算的,得叫我心里有个数,所以我建议花老板先写一份计划案。最好是能让人一目了然的那种,毕竟你是知道的,这些我终究是外行,倘若我不清楚你们的发展方向,是没有办法给你们提供免息贷款的。”
    对的,想要本地的生产加工业都搞起来,需要下些血本的,全都指望着外面招商是不可能。
    所以沈羡之此前是跟夏侯瑾静商量过,拿出一部分银子做免息。
    夏侯瑾觉得她这个想法很不错,当时就表示自己亲自跟天宝钱庄商议。
    这城里如今,也只有他们这一家钱庄,让沈羡之每天都提心吊胆的,就怕他们忽然兑换不出银子了。
    而且听说这天宝钱庄,也就比他们来西南早几天开设的。这让沈羡之怀疑过,就浔州城这样子,莫说是外地商家了,就是本地商家也想尽办法搬走,他们倒好,专门跑到这里来开钱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