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二小姐进京了 第1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时候只听沈羡之又说道:“不过如果去外采买粮食的话,好像也不怎么划算,就算没有遇到什么风雨,耽搁了行程,这路上还有可能被劫走的风险,算下来这来来去去,也是要两三月不止,有这时间,自己都快种出来了。”
    要说她这样熟悉这西南的地形和环境,到底还是因为前世到基层做乡村图书管理员。
    偏村里年轻人都进城去了,来图书室的大部份都是老人家,识字不多,她被迫把那些有关农作物种植养护知识的都书都翻烂了。
    待他们来问的时候,自己也省得给他们一页一页地读书,直接告诉他们处理办法就好。
    有的时候,甚至还要上网去搜。遇着那对农作物出现的状况描述不清楚的,她还要亲自去地里看。
    她敢保证,再也没有像是她这样敬业的图书管理员了。
    所以,如果要花钱买粮食的话,在沈羡之看来,不如自己种植划算,更何况这大片的山地都荒废着。
    最为重要的是,不要以为山地就都是荒地贫瘠的。
    这长年累月的灌木落叶层层叠叠,早就已经腐烂发酵,成了自然的肥料,就是天然的肥沃之地。
    她曾经就看到有老人家去山上挖这些落叶腐败的黑土灰来种萝卜,那萝卜长得跟脸盆一样大。
    所以原本那低落的心情,如今又一下变得积极起来。
    恨不得马上到这浔州。
    于是立即朝夏侯瑾商量,“王爷,要不咱们做个生意?”
    “嗯?”想到一出是一出?不过夏侯瑾还是挺好奇的。
    “我想买荒山,大量买,你看着价格上,是不是可以给我优惠一点。”按照大夏的土地制度,老百姓在本村的地界上开垦,能开出多少,自家就有多少地。当然了,这前提是要得到村长和村民的同意。
    毕竟那是村共有财产。
    所以这种情况下,村里会平均将村里的山都给分到各家各户,按照人头制度。
    不过,只算男子。
    女人是没有地的。
    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都想要生儿子的缘故了。
    而另外一种,则是出钱管朝廷买下荒山,这荒山任凭买家怎么处置,但是如果想要开荒成地,前两年是免税,到第三年就要开始计算税赋。
    但是税赋并不低,而且现在的农耕种植水平低下,所以如果不是生在江南那种富庶之地,是很少有人愿意去开垦种地的。
    不然那收成都不够抵不税赋。
    所以夏侯瑾听到沈羡之的话,只觉得她是无理取闹,自然是拒绝了,“这荒山价格并不如你想象的低,你买来做什么?”而且山上都是些灌木山石居多,根本不合适种树。
    如果她想买来种植树木,做这木材生意,夏侯瑾觉得沈羡之想都不用想。
    等那树木成才,能卖钱,她的岁月应该也不长了。
    第30章
    “我当然是买来种地,就算此处地大物博,但我也要为以后做打算,倘若遇到什么天灾人祸,有着粮食在也不至于乱了阵脚。”沈羡之已经想好了,地势平坦的地方就开垦出来种上粮食,干旱的做旱田,水源丰富的地方就改成水田种植稻谷,虽然比不得江南富足之地一年两季,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更何况她有那个自信,把现在的到稻种改良一下,虽然不至于能到前世那样夸张,一亩地能到上千斤的杂交种,但是最起码不止是两三百斤。
    到时候这收成一定能比得上别人家的两季。
    夏侯瑾听到她这话,倒是想起来了,她曾经说过,在山里的道观时,是自给自足开垦种地。
    可是总觉得这不一样,没有那么简单,因此想要试图劝她。
    不过他的话还没说出口,就被沈羡之抢先道:“王爷你要相信我,咱们靠人不如靠己。我现在已经想好了,我不但要种地,我还要买些牛羊马来牧着,能白白浪费了的山川田野肥沃野草。”
    夏侯瑾看她在这件事,只怕是铁了心的,依照自己对她那点浅薄的了解,多半是劝不动了,便想随了她吧!
    嫁给自己本就委屈了她,那些个荒山野岭,就当是给她玩儿。
    反正哪家的王妃,还没一点喜好?自己就当这是给她解闷的。因此便道:“你若真是打定了主意,回头去挑好了,到图上圈起来给我便是。”
    这点银子他还是有的,哪里能让沈羡之自己出银子买?
    沈羡之听到这口气,不但是答应了,还要白送自己,心中自然是高兴的。
    到时候建立日月神教,处处都要钱,现在能节约一点是一点。
    反正自己也没有白要他的银子,到时候种出什么蔬菜瓜果,还是要往府里送的,他也能吃到,这银子他也不亏本。
    不过,即便是这样,沈羡之还是开口道:“那我要地契。”
    夏侯瑾答应得很爽快:“不是什么难事情?不过咱们刚到,只怕得收整几日,到时候才能给你。”
    沈羡之想着现在的月份,都快要收麦子了,水稻倒是能种,关键又没有禾苗,只能种些花生了。
    这年头又没有红薯,不然也可以种植。
    不过说这么多,那还全都是荒坡,又不是现成的土地,想要打理出来,还不知道要浪费多少人力。
    对了,这样的话就要养牛马,犁土驮货,哪里能少得了它们的存在?
    所以她估摸着可以下地的时候,只怕已经七月份了,那时候也只能种种蔬菜了。
    就这个问题考虑着,然后陷入了沉思。
    一旁的夏侯瑾见她如此认真,也不好再打扰,直至马车已经看到了破破败败的城门,才朝她喊:“我们到了。”
    一面掀开车帘,朝着城门口看去,一时间,夏侯瑾的脸色变幻莫测得有些精彩。
    沈羡之满脸欣喜,连忙起身探出头来:“终于到了!”不过下一刻看到眼前这残破的城墙,一时间心凉了半截,有些难以置信。
    确切的说是她不相信,这就是接下来要安居的浔州城。
    所以拿胳膊肘推了推夏侯瑾,“你确定就是这里吗?”
    就这残垣断壁,不知道的以为进了什么山贼窝,那大门还是木桩子钉的。
    这能防什么?
    本该是初夏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季节,偏偏这城池到处透露着一股股破败萧条。
    看得人透心凉呀!
    这也是夏侯瑾完全没有想到的,他知道贫富差距有些大,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一时间也是满脸错愕:“怎么会这样?”
    车门口有些小摊贩,卖的都是山里拿出来的东西,倒是整洁,关键穿的就是太破败了。
    这地方的贫穷落后,已经远超了沈羡之心中的预想。
    甚至是有些慌了,她把沈家姐妹都全部叫起来,那些个娇滴滴的姑娘,这样的地方能不能生存下去?
    “怎么办?”她有些慌张地朝夏侯瑾看过去,多希望他说一句,这不是浔州城!
    夏侯瑾却安慰她道:“不要慌张,这个浔州城有内外两城。”这里肯定是外城,瞧那边上还有护城河呢。
    虽然这水流有些一言难尽,估计脚背都浸不过,但拦蚂蚁应该是可以的。
    夏侯瑾想让自己平静地接受这一切,可关键是这所见的一切有点冲击内心。
    最后还是一面默默的退回车里:“让我冷静冷静。”
    其实早该想到的,这一路过来所见的村庄都那样破败,这城池能好到哪里去呢?
    怪就怪他对着朝廷的期望太高,以为京城那样繁华,这浔州即便是地处在边陲之地,但好歹是这大夏最大的州了,就算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以至于现在看到了,心里接受不了。这里的百姓是如何熬过来的?阿瑜在信里说着还不错的时候,他们又再过着怎样的日子?
    而且又觉得愧对于沈家的姐妹们,还以为要带她们过这与世无争的好日子,谁知道竟把她们带到了这样的蛮荒之地。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刻,沈家姐妹们坐在车里看到这一幕,心里却是难过不已。
    沈云芝这一路上颠颠簸簸的,身体反而好了许多,此刻望着眼前的这一切,“幸好我们跟二妹妹来了,不然就叫她一个人在这里过这样的日子,我这心里如果过意得去?”她是不懂得朝廷那些政事,可是她晓得,陛下不喜欢父亲,所以父亲这一死,他立即就拆走了相府的牌匾,甚至给妹妹指了这样一门婚事。
    沈梨之和沈灵之比较娇气一些,但是一想到二姐姐已经过了十几年的苦日子,余生却还要在这样的破败地方生活下去,心中也是难过。
    所以听到沈芸之的话,不免也庆幸。好在大家陪同她来了,以至于往后这贫穷的日子里最起码不会孤独。
    大家又想起沈羡之对着浔州府的满怀期望,不晓得她此刻看到如此残破的浔州城,心里何等难过了。
    这让沈梨之尤为担心:“怎么安慰二姐姐才好?她只怕这会都气哭了。”
    但是沈灵之细想起这一路上二姐姐的行事风格,更担心的是:怕她那一气之下对王爷动手。
    王爷已经病恹恹的了,他自己也不知道此处这样破败,更何况是陛下给的封底,他也做不得主!其实也不能责怪他。
    所以便朝沈芸之问道:“大姐姐,您要不去看一看?”万一真动手了,大姐姐也好趁机劝一劝。
    若是劝不动,大姐姐假装身体不舒服,肯定就能让二姐姐转移注意力了。
    第31章
    可是现在她们的马车在后,哪里跟得上?只是等不得到城里,所以便让车夫快一些,又打发人去前面,说是大小姐这里有找。
    沈羡之这里绝望地靠在车壁上看着这残垣断壁,唉声叹气。
    忽然听得后面有人来禀,说是大小姐有事找,正巧此刻他们这马车也到了城门开,便让马车停了下来。
    这马车停了下来,紧随其后的白莲心以为是夏侯瑾不舒服,连忙下马车过来询问,“王爷可是有哪里不舒服?”
    这会儿沈羡之是将车帘掀开大半的,白莲心站在马车外面,也能看到里面的沈羡之和夏侯瑾。
    所以当那目光落到沈羡之的脸上,见她脸色难看,目光一直盯着这破败的城墙,心里便有了数,“王妃姐姐看起来也不高兴,可是觉得这浔州城太破败了些?不过王妃姐姐别太担心,就算日子再怎么难过,您是王妃,总不会委屈了您。”
    她说这话的时候,那娇滴滴的声音明显大声了几分。
    顿时引得城门两侧的侍卫和那附近的小摊贩们都朝着这马车望过来。
    本来瑾王爷带着王妃来到浔州城,老百姓们都听说了的。虽然知道就算来了多少个王爷,都没有办法改变这西南的艰苦日子。
    但要是止不住大家的好奇心,又没有什么生意,所以都围过来看热闹。
    沈羡之的确是嫌弃的,但是哪里能说真话?而且白莲心这话是什么居心,难道她还看不出来么?所以当即便下车来,环视着四周这些衣衫褴褛的老百姓,以及那这大抵是没吃饱饭,而显得枯瘦如柴的城门守卫们。
    绝美的脸上浮出一抹难过,“我从前自己在山里种地过日子,本以为自己已是过得最艰难了,可是如今见到了大家,才晓得原来我自己也是幸运的。”说到这里,转身朝着马车里的身体孱弱的夏侯瑾看过去:“王爷,方才咱们说的话可要作数?我一介女流之辈,虽是不能给浔州做出什么贡献,但我一定能想办法让大家都过上吃饱饭的日子。”
    什么安居乐业,大富大贵,那些就不要许了,太不实际。
    就算是她好意思说出口,那也没什么说服力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