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二小姐进京了 第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又听沈羡之叹道:“咱家落魄了,咱们也不是什么相府的千金小姐,别在被那些个大家闺秀的条条框框束缚着。”
    而今天一忙,发生的事情接二连三,甚至还出了好几条人命,让沈梨之一下忘记了韩晋安,这会儿点着头,跟沈羡之一起到灵前去。
    沈芸之卧病在床起不来,沈灵之又有身孕在身,更不敢让她来灵前。
    所以这灵前,也就她们姐妹俩一起跪着。
    至于一切繁琐事务,萧娘子自然能处理。
    二小姐的到来,让她觉得日子又有了盼头,加之晚上听说沈三他们全都被关进了大牢里去,因此干劲十足。
    忙得脚不沾地。
    不过沈羡之提议,不接受亲戚朋友来吊唁。
    一来是没什么亲戚,沈家那些根本就不能算。
    二来沈相爷的死,她很怀疑,只怕就是开了门,沈相爷生前的同僚也不会来。
    三来她担心老百姓们来。
    前面两到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老百姓们。
    他们爱戴沈相爷没错,可是放在心里就好了,表现出来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所以直接锁了大门,拒绝一切人员前来吊唁。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沈羡之吩咐将大门关闭了,谢绝一切前来吊唁之人。
    所以她这个新任的未婚夫夏侯瑾第二天也被拦在了外面。
    燕山抢在琢玉之前去敲的门,被对方回绝后,黑着脸回到马车旁,气愤不已。
    今天的天气比不得昨日,风里带着些细雨,夏侯瑾坐在马车里,沈家没开门,他自然也没忙着下马车来。
    修长的指尖挑起那虽看起来厚重,但却十分透气的车帘。
    自然是将燕山被沈家门户拒绝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
    眼见着燕山此刻这表情,自是晓得他想说什么,便先开口道:“既如此,咱们先回吧。”这样关了门,其实也好。
    “王爷!”燕山不解,王爷怎么近来如此好脾气?这样好心好意前来吊唁,却被沈家不知好歹地拦在门外。
    琢玉见他还要拦王爷的马车,一把将他拽住,“你这脑子当真是摆设么?”
    燕山哪里明白他这话,仍旧是满腹的气不过,“沈相爷都死了,沈家现在和平民百姓有什么区别?咱们王爷屈尊降贵上门……”
    不过话没说完,就察觉到琢玉的脸色不对劲,下意识地止住了话。
    但仍旧是有些不甘心,“难道我说得不对么?”自己又没说错,他凭什么不让自己说?
    琢玉没论他说得对不对,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王爷让你收拾行李,去往骊山,替老王爷守灵。”
    说罢,便翻身上马走了。
    燕山牵着马,有些不解,“为何要让我去骊山?”
    为什么让他去骊山守灵?还不是因为他这脑子不好使,偏偏又是个性子急躁沉不住气的,若是再继续待在王爷身边,迟早会给王爷惹出祸事来的。
    可他父亲又是老王爷身边的旧部,还能真将他赶走?
    所以这去给老王爷守灵,是最好的安排了。
    他们才走,一辆马车又路过了。
    王玉臣和几个朋友坐在马车里,应卢世子的邀约,如今看到这沈府大门紧闭,不禁有些好奇。
    “这沈家怎样想的?居然不让人上门吊唁。”其中一人疑惑到。
    另一个偷偷看了王玉臣一眼,“这样不正好,不然好让大家为难。”天子对待沈家的态度摆在那里,让大家是去还是不去?
    说罢,见王玉臣不说话,便用胳膊推了他一下,“玉臣,说起来,要恭喜你。”
    “恭喜我什么?”王玉臣一直在想,刚才错过的那辆马车,好像是瑾王府的马车,他从沈府这个方向过去,莫不是也来吊唁?
    “自然是恭喜安定侯府有先见之明,趁着那沈二小姐还未进京城,就先把婚事退了,不然人到了你们再提退婚一事,只怕有人要背地里说,玉臣你以貌取人了。”那沈二小姐,传说抬起手打她族里叔叔的时候,满臂的体毛,跟个野熊似的。
    难怪当初沈家要将她送到山里的道观去养着了。
    就这样的怪物要是真养在京里的话,不晓得要吓死多少人呢。
    于是又嘀咕道:“只怕他们关了门,不让人进门吊唁,正是这位沈二小姐见不得人呢。”
    几个年轻人絮絮叨叨地说着,显然已经将此事作为一件取乐的轶事。
    王玉臣没有再言语,只是想着刚才他们说的那话。
    定安侯府虽然没有在沈羡之到京城才退亲,可是也是在沈相爷死后退的亲,一样落人口实了。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自古这婚姻大事,除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外,最重要的还是门当户对。
    他倒是不在乎沈羡之长得像是什么怪兽,毕竟那些都是些流言蜚语,当不得几分真的。
    而是如今身份的确不同,若是一定要强结为夫妻。
    将来沈羡之在安定侯府也不好过。
    更何况她家中连个兄弟都没有,少不得叫人轻看了,到时候妾室都能爬到她头上来。
    心中叹了口气,觉得沈家这几个姐妹有些可怜,这希望这瑾王爷能待沈羡之好一些了。
    这时有人拍他的肩膀,“玉臣想什么呢,到了快下马车。”
    王玉臣朝着掀起的车帘外眺望而去,只见这细雨霏霏中,翠绿色的湖边全是吞霞吐雾的杏花。
    杏花疏雨,自成一景。
    见着他们这些公子哥儿下车,早有卢世子安排侯在此处的娇俏婢女们撑着伞上来迎。
    几人推推嚷嚷,打打闹闹间,便朝着小竹桥去了。
    这一场细雨,下了将近七天。
    杏花早已经被这细雨打坏,今年只怕是得不了几个果子了。
    到了第八天,太阳才勉强从云里露出半张脸来,还夹带着漫天的尘土飞扬。
    出行的人也不得不挂上面巾,不然在外不出半个时辰,便是满口的沙子。
    沈家夫妻也在初八一早出殡了。
    因闭门谢绝一切亲戚朋友上门吊唁,所以这一日出殡的路上,除了沈家产业下掌柜们和瑾王府各自设立的路祭棚之外,还有东川老百姓们设立的路祭棚。
    东川早年水患最为严重,沈羡之听说当年是沈相爷初入仕途,便为东川下一处县令的时候,治理河道,才解决了东川水患之忧。
    所以这东川老百姓给设立路祭棚,倒也说得过去。
    接下来又有禹州,瀚州等地老百姓设立的路祭棚。
    自然这其中也有朝廷的。
    只是位置靠后,这让沈羡之不得不怀疑,是狗皇帝是不是听说满街都是沈家夫妻的路祭棚,所以脸面上过不去,才勉强设立了。
    而沈家只有她们这几个姐妹,沈芸之卧病在床,所以只有沈羡之这个二小姐领着另外两个妹妹,一个个路祭棚叩谢。
    从沈府到出南城门这段时间,原本预计不过是半个时辰走完的,没想到因为这一路都是路祭棚,使得硬是耽搁到了三个时辰。
    出城时,已经半个时辰了。
    眼看着终于出城了,沈羡之想着自己这一路上又叩又拜的,沈夫人这份遗产自己拿个四分之一,应该不算过分吧?
    当日沈家夫妻俩下葬,沈羡之将沈家祠堂里面的‘外人’一一请走,等着头七之后,找个好日子将沈家夫妻俩的牌位请进去。
    原本不少人都争相在这沈家夫妻出殡这日来看看他们家二小姐的,不想偏遇到这漫天的黄沙,是个人都捂得严严实实的,就露出半张脸来。
    也没瞧出过名堂来。
    不过唯一确定的是,绝对不是什么怪兽,人家沈二小姐那细胳膊细腿的,声音也软软甜甜的。
    少不得有人私底下议论,这瑾王爷倒也不亏,到底得了个美人嘛。
    不然试想回到他那满是瘴气毒雾的西南,哪里找这样的漂亮媳妇。
    听说那边的女人都长得又黑又矮。
    沈羡之听到这个传言的时候,已经是头七过后了,又已经将沈家夫妻俩的灵牌请到祠堂中,然后开始想办法替沈灵之肚子里的孩子想法子。
    作者有话说:
    第9章
    不敢让沈芸之知道,她就私底下先同萧娘子商量着。
    只是这边还没得个章程出来,沈灵之身边的崖香就急急忙忙来喊,“不好了不好了,四小姐方才吃了些糕点后,不知怎的,忽然肚子疼。”看起来很不好。
    家里的下人在丧事办完后,沈羡之和萧娘子就精减了不少,也将那些有着别样心思的给打发了出去。
    如今她们几个姐妹身边,也只各留了一个丫鬟。
    此刻听着说肚子疼,沈羡之和萧娘子相似了一眼,也都想到了一处去,连忙赶到她那边。
    也不晓得她自己是吃了个什么,如今床上已经见了红,苍白的脸上布满了细汗,整个人疼得卷成了一团。
    沈羡之便是这样看着,也晓得她痛苦不已。
    “快快,喊人请大夫。”萧娘子忙招呼人,示意要找上一次请来诊脉那个老大夫。
    这厢又让烧热水来。
    沈羡之对于这个是一窍不通的,只能这样眼见着沈灵之痛苦地惨叫着。
    好在那大夫来得快,一顿猛虎操作,折腾半个多时辰,沈灵之的状况终于稳定了下来。
    萧娘子那边去打发大夫,交代他一些事情,沈羡之才到床跟前来,“吃的什么?”药效这样烈,方才听大夫说,那孩子已经没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