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娘子可能不是人 第16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冬暖三言两语解释了一下石竹姐弟的事情:“以后,我在家里,她就照顾咱们的一日三餐,如果我不在家里,就把人带在身边。”
    石竹识得几个字,这一路上问了问,她说自己手艺还可以,在从前的村里算是巧的。
    冬暖觉得,可以带着她一起打络子,编各种手工艺品。
    多一个人制作,成品出来的快,他们也可以多卖卖。
    毕竟,以后镇上的店准备留给冬三春他们谋生,冬暖则是要去县城那边了。
    总得带一个人,这样行事也方便一些。
    冬暖的决策,全家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冬吴氏原本已经准备去做饭了,如今厨艺被嫌弃了,她也没有不高兴。
    石竹去做饭,她跟着打下手,冬三春则是拿着账本,向冬暖报这几天的账。
    “你阿娘的羊毛毡如今做的已经不错了,还有络子打的也可以,复杂一些的,也能卖个几十文钱,还有禁步……”冬三春对完了账之后,还总结了一下,最近店里的生意。
    羊毛毡暂时还没摆到店里,毕竟暂时只有冬暖会,冬吴氏还在摸索学习中,万一摆上去,太受欢迎,到时候供不应求的,他们也只能看着钱干着急。
    虽然说,必要的饥饿营销还是要的,但是货还是要备足,因为在饥饿之后,总得让大家饱餐一顿嘛。
    “嗯。”冬暖在一边听着,觉得最近几天无事,便可以带着石竹跟着一起制作。
    石竹的厨艺也是一般,毕竟从前也是村里姑娘。
    冬暖的本意虽然也是有些嫌弃冬吴氏进步缓慢的厨艺,但是更多的还是解放她。
    冬暖给石竹开月钱,就总得把人利用起来。
    而且,自己找点事情给石竹做,这样还可以让她有些归属感。
    这个家里,有需要她的地方,她才能安下心来,不会想东想西。
    当然,转过天,她就没时间想那些有的没的。
    她要跟着冬暖学习打络子,制作禁步,还有各种手工艺品。
    因为这些手艺工品,特别是羊毛毡,对于手部的柔软度,很有要求,太粗糙了容易把线勾坏了。
    所以,冬暖暂时没教他们学习木雕,而且那东西,比手艺工品难多了。
    一个刻不好,手上就全是口子。
    想当初,冬暖刚开始学的时候,手上也没少添伤口。
    冬暖简单的指导了一下,然后便让石竹跟着冬吴氏学。
    “姑娘,我……”石竹一看,是要跟着学手艺,她有些诧异,还有些惶恐,这真的是她可以学的吗?
    冬暖倒是没那么多想法,左右到时候,还要添帮手,一个卖身契在自己手里的婢女,总比其他人好控制吧。
    所以,看着忐忑不安的石竹,冬暖摆了摆手道:“跟着夫人好好学,争取早日出成品,店里还等着上货呢。”
    冬暖都这样说了,石竹自然不好推拒,而且这对于她来说,是好事儿啊!
    县试有四场,中间间隔的时间不长,冬暖不可能次次都去,毕竟距离太远,她这边还有店需要看顾。
    她跟寒江楼一早就约好了,第一场跟最后一场,她过去。
    又是大半个月过去,冬吴氏的羊毛毡终于可以拿得出手了。
    当然,她自己创造力一般,更多的还是模仿冬暖的制作。
    冬暖制作好了,当模型,她照着制作。
    虽然说天赋不行,想象力一般,但是模仿力还是不错的。
    虽然不能说是一比一还原,但也差不多。
    相比之下,石竹这个后来者,学的就慢一些。
    但是,厨艺进步的很快。
    这一点让冬暖颇为满意,终于不用再吃冬吴氏哪怕是进步之后,也跟猪食没差太多的饭菜了!
    第237章 十五两贵吗?
    这天晚上,一家人吃过饭之后,冬暖先开口:“明日把羊毛毡摆上一批,看看效果。”
    冬三春听完,忙点点头:“这两天,来问走马灯的人特别多,还问什么时候能添新货, 咱们什么时候把库存拿出来啊?”
    家里还有四个漂亮的走马灯,造型各有不同,却也各有千秋,都很好看。
    反正在冬三春眼里,就都很好看。
    之前摆了一批出去,数量不多,一波饥饿营销已经搞出来了。
    把客户的心思钓起来之后, 便可以适量的放出去一批,这样销售效果会好一些。
    “嗯,明日摆两个出去,跟羊毛毡一起,正好带一带羊毛毡。”冬暖想了想,先放两个。
    过些时候,她还要去县城,暂时没空制作这个,所以不能一次性都摆,而且有些东西,数量一旦多起来,便不值钱了。
    慢慢放,月底再放剩下的两个,下个月她空闲时间多,可以再制作嘛。
    冬三春听完,笑呵呵的点点头。
    之后冬三春又说了说铺子里其他的事情, 各种小件卖的不错,还有人来问问油纸伞, 镇上有两家店里,顺带着卖油纸伞, 不过制作相对粗糙一些,就是日常挡雨用的。
    如今木雕店生意不错,而且木雕件又都很好看,所以时不时的就有人来问,他们这边卖不卖漂亮的油纸伞。
    这些贵女来问的,自然不是那种粗糙的,能挡雨就行的油纸伞,而是县城,或是府城那边,很多贵女天热的时候,外出打着遮阳的油纸伞。
    镇上有几位贵女其实也有货,但是这个东西也是有折损的,日常用的越是频繁,折损的也越快。
    她们倒是不好频繁的去县城,所以想着镇上如果有就好了。
    听冬三春说起这个问题,冬暖想了想问道:“是姓周的贵女?”
    冬暖记得,从前的时候, 寒江楼提过,周家的一位贵女, 曾经想到店里定制一把。
    但是因为给价太低, 被冬暖给拒绝了。
    普通的油纸便宜的几十文,用几次伞面就不行了,稍好一点的需要几百文。
    结果上次周家的贵女过来,开价一两?
    闹着玩呢?
    油纸伞这东西,制作颇费功夫,哪怕是有人搭手,一把伞也得小半个月才能出活。
    所以,几百文?
    雕些小件,赚的都不止这些。
    而且,县城里那些漂亮的油纸伞,都能卖到几两银子,特别精巧的,卖到十两也不在话下,如果放到府城,这个价还会更高。
    所以,上次周家贵女来问,冬暖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如今冬三春提起来,冬暖顺嘴就问了一句。
    冬三春想了想,点点头道:“有一个是,我听着那婢女在那里扬着头,像是大公鸡似的,说他们是周家的姑娘。”
    说到这里,冬三春紧了紧眉头,小声嘀咕着:“之前那周公子来咱们家讨债,也没见把头扬到天上去,这姑娘家就是金贵不一样。”
    冬暖在旁边听着直想笑,对于油纸伞的事情,想了想之后说道:“是得把油纸伞提到日程上来了,天气越来越暖了,正是需要的时候,只是几百文,都不够功夫钱。”
    冬三春一边听着,直觉有戏,忙凑过头来问:“那到时候卖多少合适?”
    也没问冬暖能不能制作出来,他是相信冬暖的。
    如果冬暖制作不出来,是不会说这样的话。
    冬三春更感兴趣的是,几百文嫌少的话,那应该卖多少?
    他得有个心理准备。
    “十五两打底,爱买不买。”冬暖想了想,定了一个价。
    这个价格是不便宜,但是也不算是太贵。
    如果真心喜欢,就算是镇上也有贵女买得起。
    当然,这东西费功夫,冬暖估计也制作不出来太多。
    还有,物以稀为贵,如果制作的多了,出来就不值钱了。
    所以,先弄两到三把,热个场子。
    如果卖得好,冬暖后续没事儿就做两把。
    冬三春一听卖十五两,当时就忍不住倒吸凉气了。
    这卖两把伞,就够他们在镇上买个不大的房子了。
    不带小院的那种房子,间数少的话,几十两就够用了。
    带院子的也不过百十余两,如果地方偏一些的,一百两都不用不上呢。
    冬三春想问,会不会太贵了,但是想了想店里那些木雕大件,还有走马灯,那玩意儿,做工最简单的,也要二十两银子,那还供不应求呢。
    所以,油纸伞十五两贵吗?
    冬三春觉得自己飘了,他居然觉得不贵。
    父女俩说了一会儿话,冬暖就带着石竹回房间睡觉去了。
    他们租住的院子,四间房,抛开堂屋之外,还有三间能睡人。
    从前是冬暖带着冬桃和冬枣住一间,寒江楼没去县城之前,他跟冬曜住一间。
    如今屋里还要再加一个石竹,好在炕还算大,睡四个瘦小的姑娘家,空间还是有的,不至于拥挤。
    租住到底不是长久之计,冬暖觉得,买院子很有必要。
    冬曜年纪还小,距离真正下场的时间,估计还有几年时间。
    这几年时间,他们总不能一直租住吧。
    所以,过段时间去看看院子吧,有合适的,直接买下来,也算是置办资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