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娘子可能不是人 第15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婢女,小厮:……!
    呵。
    两个小姑娘叽叽喳喳一下午,把方案敲定了之后,冬暖这边就开工了。
    冬暖下午没去学堂,因为让冬吴氏去请了假,所以夫子也不会说什么。
    等晚上寒江楼和冬曜回来,等待他们的,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至少冬暖觉得不错。
    “来来来,这是大姑娘你们准备的书籍,自己好好看,都是京城学子追捧的。”冬暖把苟清韵带来的书分给寒江楼和冬曜。
    寒江楼十分自觉自律,不需要冬暖说。
    但是冬曜到底年纪小,时不时的还是需要敲打几下,不然就容易因为贪玩,耽误了。
    如今一看这一抱书,冬曜整个人都不太好了。
    第222章 全部落榜
    冬曜感觉再不好,也得老实的完成夫子留的功课,还需要温书。
    寒江楼带着他,他也不敢溜号,老实的跟着学习。
    苟清韵在一边看着,连连称赞:“暖暖,你这个未婚夫好好啊, 如果我的未婚夫也这么好……”
    提到这件事情,苟清韵一张小脸就皱巴巴的。
    她年纪虽然小,但也确实订亲了。
    据说订的是苟县令旧日同窗的儿子,对方的父亲如今还在京城翰林院里慢慢的混资历的。
    那位大人大概也没什么大的志向,就慢慢在京城熬着,大概率熬到岁数, 然后就退下来, 养老了。
    对方家里有五个儿子,跟苟清韵订亲的据说是老四,苟清韵说自己早不记得对方长什么样子了,但是总觉得印象不太好。
    跟寒江楼一对比,她越发觉得,对方不好了。
    苟清韵留宿一晚上,第二天上午悄悄的离开。
    全程十分低调,但是带过来的东西都留下来了,这算是自己的工钱,冬暖也没推辞。
    之后几天,冬暖除了要辅助冬旺打家具,还需要忙着自己的巧件,可以说是十分忙碌了。
    等到六月底的时候,冬旭他们这批参加了院试学子的成绩,也终于出来了。
    因为八月乡试就开始了,这个时候肯定是要出生源资格的。
    所以, 六月下旬开始陆续就出来了, 等到六月底, 最偏远的小村子如果有学生的话,也都得到消息了。
    是中还是没中, 是秋天可以下场,还是说再准备准备,大家也都知道了。
    冬旭原本心情一路忐忑着,他其实没什么底气。
    毕竟他不聪明,脑子不够灵活,全靠死记硬背,但是他还背的不好。
    考试的时候,很多东西,他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写。
    最后结果出来,他没上榜,其实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只不过,总还是藏着万分之一的希望,万一呢?
    而且今年没机会的话,又要等三年,虽然说院试是三年两次,但是他们的目标又不仅仅只是秀才。
    不过,当冬旭知道,廖明坤也没考上的时候,心里莫名的被治愈了。
    连廖明坤都没考上, 他没考上其实也没什么吧?
    廖明坤其实也没想到,自己居然没考中!
    他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但是为什么呢?
    廖明坤没考上,心态略微有些崩了。
    “廖书生居然没考中,啧啧,你二伯娘前些时候可以是张扬过头,天天都在那里鼓吹,说是肯定能考上,现在啊……”冬吴氏回来还念叨着这件事情。
    她最近其实挺忙挺累的,相比起在镇里看店,天天悠闲晒太阳的冬三春,冬吴氏天天下地,整个人又累又乏,但是人家愿意啊!
    这一天天,心情好着呢。
    “他年纪也不大,再等三年,还是能考上的。”冬暖漫不经心的回了一句。
    冬吴氏还在那里念念叨叨。
    等到傍晚冬曜回来的时候,廖明坤就成了饭桌上的反面教材。
    “你可得好好学,万万不可骄傲,万万不可到处得意了,你瞧瞧那廖书生,天天被人夸是文曲星下凡,如今不也没考上?”冬吴氏念念叨叨的。
    冬曜今天的功课不少,回来的路上已经听寒江楼跟他说起这件事情。
    如今再被说教一通,冬曜整个人都有些茫然。
    饭后他忍不住问冬暖:“阿姐,廖书生不是读的很好吗?”
    “可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冬暖也不准备讲大道理,冬曜现在年纪还是太小,说太复杂,他又不懂,听多了大道理还容易厌学,所以讲些差不多的就可以了。
    冬曜听完若有所思。
    不管别人怎么样,自己的日子总归还是要过的。
    等到年底的时候,寒江楼的字已经写的很好看,还能接到抄书的活计,他肯下功夫,还会认真对待,所以书肆、书坊管事对他印象很不错,很喜欢他抄的书。
    因为这个原因,寒江楼能接到的活多了不少,苟清韵那边还帮着介绍了一些县城那边的书坊书肆。
    寒江楼赶在过年之前,用自己抄书得来的钱,买了柔软的布料,又给冬暖做了一身棉袄。
    冬暖去年的棉袄就是新做的,今年又做了一身。
    冬吴氏一边在那里念叨着,太浪费了,怎么又做一身,然后顺手给冬暖又做了几件里衣。
    用的面料是苟清韵送过来的,十分柔软贴身还透气的料子。
    冬吴氏原本还舍不得动,准备留着给冬曜娶媳妇用的。
    但是,最后没忍住。
    只不过,她的针线活实在不怎么好看。
    只是贴身衣物,又不好让寒江楼动手,最后冬吴氏自己捏了三天的针,总算是缝的好看了一些。
    冬曜在一边看着,忍不住轻叹一声:“哎,我已经不是阿娘最爱的好大儿了。”
    冬三春在一边烤火,顺便烤了点核桃,这还是冬暖在山上找回来的,堆放在堂屋里,谁想吃自己就去摸两个。
    听了冬曜的话,冬三春拢了拢棉袄,笑着问道:“书背完了?功课学明白了?字练好了吗?”
    一问三连,犹觉得不够,冬三春想了想,又跟着说道:“你寒家大哥现在都能抄书赚钱给你姐姐买花布,你呢?”
    冬曜:……!
    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
    冬曜呜呜呜呜的老实去书房练字了。
    如今书房已经垒好了,冬吴氏特意给他准备的火盆,就怕他看书的时候冷。
    这会儿被打击了,冬曜老实的回屋去了。
    冬暖把衣服收好送回房间,转过身回了堂屋之后,跟冬三春那里挤了挤,也挤到灶火边上。
    小湾村这边已经下了两场雪,外面正冷着呢,灶边烤火,更舒服一些。
    “日子过的可真快,这没什么感觉呢,一年又过去了。”冬三春看着跳动的火光,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
    这一年他的日子确实好,天天看店,除了偶尔的碰上几个胡搅蛮缠的客人,大部分时候,日子都过的特别舒心。
    反正是比冬吴氏在家里种地要好很多。
    因为做了一年多,所以木雕店的生意已经逐步平稳下来,客源也稳定了。
    冬暖的意思是,转过年他们就搬到镇上,让冬吴氏跟着冬暖一起学做手工活。
    木雕学不会,学些别的手工艺品。
    坐在店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总比在村里种田好吧。
    “阿爹考虑的怎么样?”冬暖从年初的时候就如此提议,只不过冬三春他们一直在犹豫,这一拖就是一年。
    如今到年底了,冬暖准备问问看,他们准备好了没有。
    第223章 明年计划
    冬三春自然也是知道,在外面的好处的,但是……
    心里终还是没底的。
    他忧心的东西其实也挺多:“哎,咱们走了,家里的地怎么办?房子也是新盖的,还有万一卖的不好,咱们一家还要吃喝, 曜宝还要读书……”
    冬三春看着没个正形,还有些自私,但是这一年多下来,也学会了体贴家人,而且他心里其实一直是有家里人的,只是更看重自己,如今也在慢慢的改变。
    冬暖也知道他的忧心,同时冬吴氏也在忧心这些。
    只不过, 冬吴氏没说话,只坐在一边听着。
    冬暖想了想,这才开口:“咱们慢慢来,然后看看能不能在镇边上再买些地跟庄子,什么东西也不是一下子就有的,总得慢慢积攒家底。”
    冬暖对于他们去镇上生活,还是有一些规划的,而且她的目标也不仅仅就是开个手工艺品小店,更多的还是回归根本,种田。
    只不过,买田买地买房子买庄子都需要银钱,他们只靠种田,攒一辈子也攒不够这些钱,到底还是需要别的营生,慢慢累积的。
    大的东西,他们拿出来不好保, 但是小东西还是可以的,像是木雕, 吃食这些小东西, 别人也不会怎么样在意。
    虽然利润少,来钱可能也不是那么快,但是胜在稳定,而且长久。
    一番话说完之后,冬暖想了想之后,又补充道:“去了镇上之后,阿娘可以跟着我学些手工艺品,木雕不好学,一些络子,挂饰,头巾之类的东西,总还是能弄出来的,冬桃和冬枣也别闲着,我到时候给找个绣娘,她们跟着去学绣花,也不是非得让两个人学成了给家里赚钱,而是自己有一个能傍身的技艺, 以后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嫁人了,日子总归不会太差。”
    一家人进镇上, 肯定不能都指望着冬暖的这个小店。
    冬暖会尽可能的开发大家身上的潜能,努力的赚更多的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