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东宫明姝 第3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沈盈正要出府,两人在府外撞了个正着,沈垣上前便想问上几句,温然在后面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多问。
    沈垣话锋一转,装作无事道:“哥哥来接你回家,走,我看谁敢欺负我妹妹。”
    只这么一句话,沈盈便知他大概是知道了。
    兄长面前,她也不想勉强自己笑,她转身向温然道别,临去前像是感慨似的,语气苦涩道:“如今我方才明白你说的话那些话是对的,不付出感情,才不会受伤,才不会让自己的情绪因为他的一言一行而受波动。如今我倒宁愿自己不喜欢他,若如此,今日我定果断放手,绝不回头。”
    正是因为有了感情,才难以决断。
    这话明明是温然自己说的,如今从沈盈口中说出来,又是另一番感受。
    温然见过沈盈谈及程岸时的娇羞和欣喜,如今也见到她被程岸伤透心的模样,如此情形下,像是更应证她的话是正确的。
    窗台上那枝芍药花插在花瓶里,日光下花瓣上的水珠来回滚动,映照出春雪院中小小的一方天地。
    温然看着水珠中的倒影,昨夜一切历历在目,她的心境却有些不同了。
    她与沈盈不同,沈盈身后有父母兄长撑腰,她不过己身一人。
    赌一个人的心,太过冒险。
    她不敢。
    且她与陆彦之间并非是因为两情相悦在一起,而是因为她记不清的年少情谊。
    若她与陆彦的婚事能成,她会如秦氏一般,做好这位陆夫人,仅此而已。
    -
    宫中重华殿。
    侧室之中,窗棂半开,暖风入室。
    鎏金浮雕如意云龙纹香炉中飘出丝丝缕缕的月梨香,室内不时有落子的声音响起。
    建元帝和永嘉公主赵端宁对面而坐,棋盘上黑白子相互绞杀,白子已有落败趋势。
    不过半刻的功夫,赵端宁将白子往棋盒一扔,却是不肯再下。
    “父皇总是如此,半点不肯让着儿臣,您以前和母后下棋可不是这般的,哪次没让母后赢?怎么到儿臣这里,就不能让一次了?”
    旁人和皇帝下棋自是不敢赢,但赵端宁不同,她想赢的心思摆得明明白白,只是没有一次赢过皇帝,每次输了便如少时一般埋怨皇帝不肯让着她。
    这话旁人万万不敢说,赵端宁却说得自然。
    建元帝笑着摇摇头,指了指她:“你啊,总是如此,棋艺半点不肯精进,在家中驸马让着你还不够,这到了宫中还要父皇让着你。既如此,又何必进宫来这一趟?”
    建元帝年轻时样貌儒雅俊秀,如今年近六十,帝王威仪深重,一个眼神便能让臣子胆寒。
    只是近些年来皇帝修身养性,看起来越发儒雅和善,面对长女更是如寻常人家的父亲,或许还要更偏宠一些。
    “父皇这是嫌弃儿臣吗?儿臣想着您多日不见儿臣,许是思念心切。如今看来是儿臣多想了,既然如此,儿臣也不留在这里惹您厌了。”赵端宁说着起身就要离开。
    皇帝身边的掌事太监吴康顺赶紧上前,他虚拦着赵端宁,笑道:“公主这是哪里的话,陛下这几日还在念叨公主呢,您今日若不来,陛下怕是就要下帖子召您进宫说说话了。”
    赵端宁转身看向皇帝:“当真如此?我怎么只看到陛下对我的嫌弃呢?”
    适时,小太监端着一碟子糕点走进来,吴康顺命人将棋桌收拾了,将那碟子糕点放过去。
    皇帝指了指那盘月梨糕:“朕若不念着你,何必让人预先做了这一盘月梨糕?”
    赵端宁最爱月梨糕,她的饮食喜好与先皇后几乎一模一样,她看了眼月梨糕,又坐了回去:“那看在这几块月梨糕,儿臣就陪父皇再说会儿话。”
    皇帝闻言不恼,反笑着将月梨糕推得更近:“你这性子,真是被驸马宠坏了,如今一言不合就要恼,韶乐那小丫头学着你,也不知日后能寻到什么模样的夫婿。”
    “父皇说乐儿的婚事只说她就是了,偏又要说儿臣的不是,还怪儿臣恼您?”赵端宁在下棋上赢不过皇帝,说话上可从没吃过亏。
    “不过提及婚事,儿臣倒是想起一事,父皇可还记得三年前那位状元郎,陆老先生的学生,陆家旁支子嗣陆彦?”
    赵端宁说得详细,皇帝不需思考,便知她说的是谁。
    “朕记得他,当年殿试对答如流,在朝政上颇有见解,外放这三年也做了不少实事,如今是在吏部任职?”
    赵端宁点头:“是他,近日他向温侍郎家的长女提亲,儿臣见陆先生要去,便也凑了个热闹,与陆先生一道去了温府。儿臣见过那位温大姑娘,才貌品性都是上佳,她性子稳重处事周全,不似寻常闺中女子一见儿臣便慌乱失了分寸,甚是难得……”
    “儿臣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与陆彦相配的女子,他们俩并肩站在一起,当真是养眼。儿臣之前举办的击鞠赛,他们还曾一起上场,那温大姑娘看起来娇弱,上场打马球却是一点也不势弱,连赵锦儿那丫头都没在她在那里讨到好。儿臣喜欢她这样的性子,进退有度,并非一味委曲求全。也难怪那些郎君动了心,若非陆彦动作快,怕是要看佳人许给旁人了。”
    赵端宁不急不躁地说完这一长段话,言语中尽是对温然的赞许之意,最后又点出陆彦的用心。
    皇帝端起茶盏,不语。
    皇帝对这温家大姑娘也有些许印象,因为之前赵锦儿绝食要嫁齐北陌闹的那一通,加之肃王世子曾经求娶她,皇帝知道些许。
    还有之前徐贤妃召见温然的事,皇帝也知情。
    只是建元帝怎么也想不到,这温家大姑娘的第四门亲,竟落到了陆彦头上。
    赵端宁观察着皇帝的神色,见皇帝不应她的话,又道:“当年父皇求娶母后,不也是一刻也等不住吗?年轻郎君都是如此,见到自己喜欢的姑娘,任他表面装得多冷静,心里不知怎么急呢。”
    赵端宁提到皇帝和先皇后的往事,皇帝神情这才有了波动。
    不远处的香炉里飘出的月梨香,是先皇后生前调制出的宁神香,刚才奉上的月梨糕也是依照先皇后生前留下的食谱制作。
    先皇后故去这么多年,宫中再未立后。
    赵端宁的几句话,让建元帝想起那段过去的时光,彼时他不是皇帝,虽无如今帝王权势,但妻儿皆在身侧,与如今相比,不知是失去得多,还是得到更多。
    “难得见你如此赞誉一人,既如此,朕就将宫中新得那两匹鲛纱赏赐给这位温大姑娘。”皇帝终是松了口。
    赵端宁弯眉一笑:“那儿臣便在这里先替温大姑娘谢恩了。”
    永嘉公主出宫不久,重华殿便有内侍带着近日上贡所得的两匹鲛纱和其他绸缎金银首饰,前往温府。
    温秉丞见宫中内侍前来宣旨,心中一坠,一时想到五皇子,一时又怕是什么祸事,直到看见内侍身后跟着的那些绫罗绸缎,心中才放了一半,见内侍要温然出来接旨,更是以为或许与五皇子有关。
    不止温秉丞这么想,温然也生出些许慌。
    提及宫中,她最先想到也是五皇子。
    但谁没想到,这会是一道赏赐的旨意,圣旨上满是对温然的赞誉之词,最后又道天假良缘,她与陆彦甚为般配,姻缘天定,这些赏赐算是皇帝为这门婚事添的喜。
    温然从起初的慌乱中镇静下来,她虽惊愕,但并未失去分寸,礼仪周全地接过圣旨谢恩。
    温秉丞将内侍送走,他回到厅中,温然与秦氏皆未离去。
    温秉丞情绪复杂,这门婚事能得圣上看重,他心底还是有些高兴的。
    但这正是因为皇帝今日这赏赐,这门婚事更是板上钉钉,半点做不得更改了,即便是五皇子,也不会因为一个女子与圣上作对。
    温秉丞对温然入皇子府之事再不报希望。
    他走上前,温声道:“为父刚刚问过内官,陛下应是看在陆老先生的面子上才赏赐一番,你不必紧张,安心待嫁就是,你母亲会帮你准备周全的。”
    温然听出温秉丞语气中的不同,父亲如此宽和,应是因为这道圣旨。
    “女儿明白了,多谢父亲关怀。”温然垂眸道,她语气温和,目色却是一片冰凉。
    与此同时,圣上赏赐的消息被人传给赵启临。
    赵启临笔尖一顿,浓墨在纸上晕开,将一副画毁了大半。
    他神色没有丝毫波动,挥了挥手让人退了下去。
    书房重归于静,赵启临看着手上毁了的画作,低低笑了一声,带着些轻蔑。
    不必急,等他坐上那个位置,到时候他想要什么,便能得到什么,区区一个陆彦还拦不了他。
    -
    窗外青竹葱翠,昨夜那盏纱灯放在窗下,陆彦不时抬头便能看到。
    宋棋进来禀报皇帝赏赐之事:“永嘉公主出宫后,重华殿内侍便带了赏赐去了温府,如今守在温府外的那些暗卫已经撤去了。”
    昨夜陆彦便知有人跟着他们,不出意外是赵启临的人,后来又有暗卫守在温府外,也不知赵启临究竟想做什么。
    但不论他想做什么,这一道赏赐的圣旨足够让他收手。
    这道赏赐,也表明皇祖父认同了这桩婚事。
    陆彦起身走到窗前,他看着那盏纱灯,昨夜少女执灯的身影似还在眼前。
    她说她与从前不同,但她不知,她还是从前的她,努力想用自己的光去温暖别人。
    只是他不知,若将来她得知他的真实身份,会不会像惧怕赵启临那般,害怕与他相处?
    旁人只知他是陆家旁支子,孰不知这身份是假的,真正的陆彦早已在九岁那年病死。
    他借用陆彦的身份回京,掩盖了真实的名字。
    他本是皇太孙赵宴。
    建元十八年一场刺杀,他身受重伤坠落急流,侥幸被一猎户所救。
    皇祖父派出去的人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寻到他,彼时他双目已盲,身体虚弱至极,若非那猎户心善,一直照顾着他,他或许撑不到皇祖父的人寻来。
    身担重任的皇太孙,一朝成了双目失明的废人,如何还能回京?
    那时的他根本坐不稳这皇太孙之位,甚至连性命都悬在一线之间。
    ? 第30章
    五月夏日, 暑气渐盛。
    温秉丞和秦氏与陆老先生商定,将温然与陆彦的婚期定在八月十二。
    距离婚期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这时日说来有些短, 京中人家娶妻,按照三书六礼的礼节来走, 时日跨个半年多也是常有的。
    秦氏一开始觉得这婚期太紧, 本有些犹豫,后来转念一想,又觉得婚期短些也好。
    时日一长容易生变故,与陆彦这门婚事甚好,秦氏还是希望温然能顺顺利利出嫁。
    婚期一定, 府中便开始筹备起来。
    秦氏让温然跟在她身旁学着处理府中诸事。
    往日里温然跟在秦氏身边学了不少, 处理这些事情倒也不忙乱,只是不免有些忙碌, 加上最近快到林韶乐的生辰, 她需要准备一份生辰礼。
    往年温然与林韶乐不识,自不会烦恼要给她送什么礼。
    今年却不同, 永嘉公主先前帮过她, 如今她与林韶乐熟识, 自是要去赴这次生辰宴。
    秦氏已经备了一份生辰礼, 温然想单独准备一份礼物送给林韶乐, 这是她的心意。
    屋外骄阳高悬,温然正在东侧间刺绣,苏合走进来道:“姑娘, 三姑娘来了, 说是要事要问您。”
    温明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