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刑警罗飞系列全集:凶画+鬼望坡+恐怖谷+死亡通知单 第31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曾经专门研究过强奸等性犯罪案件中案犯和受害人双方的心理特征。而这起案件中男女双方的状态并不符合以往的案例。根据分析,此案中男性的个人条件要超出女性很多,而已受害人的性格既然能跟随凶犯回家,那说明她对凶犯本身已经相当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男性对女性进行性侵害也很难恶化到杀人的地步,因为女性往往会在半推半就中顺从。当然也不排除先前双方在交流的目的性上存在误解,以至于男性的性侵行为遭到女性的强烈反抗。不过这时男性往往会中止侵害,因为在他看来,该女性并不值得他付出过大的代价。而且他条件优越,不致于沦为一名极度饥渴的暴力型性侵者。”
    黄杰远此刻也从另外一个角度附和慕剑云的观点:“当年从抛尸现场提取到的证据中,死者的内外衣物都完好无损,从这一点来看,也不符合暴力强奸案的特征。”
    “那这突发性的杀人动机到底是什么呢?”尹剑咂了咂嘴,“他们无怨无仇的,侵财更不可能——都说了凶犯的条件要比死者优越很多啊。”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因为凶犯的条件要远优于死者,所以不要老去揣摩凶犯想侵占死者什么。我觉得如果是突然性凶杀的话,很可能是死者激怒凶犯后酿成的悲剧。”
    “哦?对于这一点,你有更详细的分析吗?”罗飞饶有兴趣地看着慕剑云问道。
    “死者敏感而清高,但内心又是自卑的。这种性格的人往往不擅于和别人相处,他们说话的时候很容易出口伤人,不是吗?”
    “你的意思是,死者的某句话刺激到了凶手?”
    慕剑云点点头。
    “会是什么样的话呢?”罗飞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也觉得有些强人所难。
    不过慕剑云倒没有被为难住的样子。她反问道:“人们最容易被什么样的话激怒?”
    罗飞愣住了,对方的问题似乎太大,让他不知该如何回答。好在慕剑云很快又把这个提问具体化起来。
    “曾日华。”她忽然转过脸看着曾日华,非常严肃地说道,“我觉得你根本不懂电脑,你以前的工作毫无意义,没有给专案组提供一点帮助。”
    曾日华瞪大眼睛看着慕剑云,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你说什么呢?”旁观众人也面面相觑,不明白慕剑云怎么会突然对曾日华的电脑水准提出质疑。
    而慕剑云还不算完。“你分析案件的水平更是差得一塌糊涂。”她紧接着又说道,“到目前为止,你对案情的分析要不就是废话,要不就是荒唐的谬论。我不知道你还坐在这里干什么。”
    曾日华的脸“腾”地一下憋红了,然后他激动地站了起来:“好好好,我说的都是废话,谬论!你的分析厉害!既然你对我意见这么大,那我现在就走!”
    慕剑云一抬手,伸手拉住了想要拂袖而去的曾日华。
    “请坐下吧,曾警官。”她微笑着说道,“我对你可没有意见——我只是用你做个实验,关于愤怒的实验。”
    曾日华愣住了。他挠了挠头皮做回到椅子上,红通通的脸庞在困惑的表情中慢慢褪色,然后他听见慕剑云在一旁问道:“我说你不懂电脑的时候,你有没有生气?”
    “没有。”曾日华翻了个白眼,“你凭什么说我不懂电脑?”
    “嗯。我知道你不会生气,因为你的电脑水平比我高很多,所以你根本不在意我对你的评价。不过当我说你不会分析案件的时候,你就受不了了,对吗?”
    “我分析案件确实不如你们。”曾日华嘀咕着说道,“但你也不能这么打击别人啊。”
    “只是一个实验,别往心理去。”慕剑云拍拍曾日华的肩膀,表达歉意。而后者像委屈的孩子得到了糖块,马上就多云转晴了。
    罗飞看着慕剑云问道:“你想说明什么呢?”
    “当自己的弱点受到攻击的时候,人是最容易愤怒的。因为你潜在的自卑心理会遭到重创,在心理学上,我们把这个叫做‘伤疤效应’——一个人的弱点就像心灵上的伤疤,被揭开时必然会伴有剧烈的疼痛反应。”
    罗飞品出了一些意味:“你的意思是,死者也揭到了凶犯的伤疤?”
    “是的。而这个伤疤也正是凶犯‘隐性自卑症’的症结所在。因为这个伤疤,凶犯选择了更方面条件都不如自己的死者进行交往,他可以无视任何不敬的语言,唯独不能忍受自己最隐秘的弱点遭到攻击,而死者恰恰犯了这个忌讳,结果遭受到杀身之祸——这就是我的推测。”
    “那凶犯的‘伤疤’会是什么样的?”罗飞眯起眼睛问道。这也许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因为由此得出的结论将直接影响到警方对凶犯特征的描述。
    只是这次慕剑云却耸了耸肩膀,显出无能为力的表情来:“这个就不好说了……或许是童年时代的人生阴影,或许是残缺的家庭,或许是自己身体上的某个缺陷……总之会是凶犯最不愿被别人看到的东西。所以就算我们现在能掌握这个信息,恐怕对侦查的环节作用也不大,因为凶犯平时会把这个‘伤疤’隐藏得很好,即使是他身边的人也很难了解。”
    罗飞点点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慕剑云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你确实无法奢求她坐在会议室里就能把一个十年前凶犯的隐私曝光在大家面前。
    “好了。现在我们就假设一一二案件是一起计划外的凶杀案,起因是死者对凶手某个难以启齿的隐私进行了攻击。那现在谁能解释一下,他既然不是个变态,为什么要对死者的尸体进行残害?”曾日华的目光在慕剑云和罗飞身上来回扫视了一圈,反问道。他是个心无芥蒂的人,在得知慕剑云此前的挖苦只是“做实验”之后,便又开始大大咧咧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想一想——”说到这里罗飞略一停顿,在确信众人注意力都已被吸引之后,这才把那最重要的思维突破点抛了出来,“让我们站在凶手的角度想一想:当他意外杀人之后,面对着家中的那具尸体,他现在最急于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黄杰远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抛尸了。”
    没有人对这个答案有异议。即使是冬天,尸体也会在几天内发出恶臭的气体,所以尽快把尸体从家中挪走便成了凶手的当务之急。
    “那么在抛尸过程中,有哪些信息是他必须要掩盖住的?”罗飞又继续问道。
    黄杰远略沉吟了片刻,用手指轻轻地叩着桌面说道:“除了个人的痕迹证据之外,我想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让警方锁定案发的地点。”
    尹剑点点头表示理解。而曾日华和慕剑云两个刑侦外行则有些转不过来,于是罗飞又多解释了几句:“在抛尸案件中,警方往往对两条线索最感兴趣:其一是死者的身份,其二则是案发的第一现场。知道了死者的身份,就可以通过排查社会关系的方法来锁定凶嫌范围,而知道案发的第一现场在哪里,则可以在空间上划定侦查的核心区域。”
    慕剑云一点就透:“我明白了。根据我们刚才的假定,因为凶犯和死者是邂逅相识,所以他并不担心警方查出死者的身份;但是案发地点在他自己家中,这一点对他来说是非常致命的,所以他在抛尸的过程中,一定要切断警方追查案发第一现场的线索。”
    “那就是说,他得把尸体扔得越远越好罗?”曾日华顺着这个逻辑推断道。
    “如果能远远扔掉的话,那当然是最保险的方法。”罗飞点点头,然后又继续用设问的方法来引导众人的思路,“不过凶犯只有一个人,事先又没有进行任何的准备,他怎样才能把一具成年尸体扔到足够远的地方去?”
    尹剑根据以往的抛尸案例给出回答:“首先要找到装尸体的容器——一个大号的旅行箱或者是纸箱;然后要有交通工具,汽车,或者至少是辆三轮车。然后趁着夜晚出发,运气好的话就可以把尸体远远的抛弃掉了。”
    “嗯,你说得很对:要运气好才行。”罗飞针对尹剑的说法评论道,“运气不好的话,可能在抛尸的半路就被夜查的巡警发现了——因为那么大的箱子实在是惹人注目。当然我们也得考虑运气极差的情况,比如说自己没有车,或者说连装得下尸体的箱子都没有,那该怎么办呢?”
    “自己没有车,或者没有大箱子……”尹剑挤着眼睛,好像很为难的样子,“那可就不好办了……”
    “可以借车或者租车呀。箱子更简单,去买一个不就行了?”曾日华在一旁嘟囔了两句。一旁的慕剑云不太理解地挑起了眉头。
    黄杰远“嘿”的冷笑了一声:“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早就抓到他了。”
    “临时寻找抛尸工具,这会给警方留下极易追踪的线索。”尹剑向曾慕二人解释道,“在发生抛尸案件的时候,警方首先就会从抛尸工具的来源开始查起。如果你借车了,或者刚刚买过抛尸用的箱子,那你很快就会被警方列为重点盯控的对象。”
    “这样啊!”曾日华推了推眼镜,“那可真是不好办了……”
    尹剑这时又开始发表新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可行的方法恐怕就是分尸了。化整为零,把尸体分割成若干小块,然后用蚂蚁搬家的方法分批分散地运到远处。”
    罗飞道:“分尸的确是个方法——在很多真实的案例中凶手就是这么做的。但是这个过程也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简单。首先分尸本身就不容易,只用厨房里的菜刀是根本无法完成的。在以往的案例中,凶犯最常用到的分尸工具是锯条,但是对一个谨慎的凶手来说,他很清楚临时寻找此类工具会给自己埋下多大的风险。”
    尹剑自己也表示赞同:“是啊,分尸只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且怎样将躯干等部位的大件尸块运出去仍然是个问题——在凶手既没有交通工具,又找不到合适包装物的情况下。”
    “在这起案件中,凶手显然是采用了更好的方法——简单、可行,而且把各种风险都降到了最低。”罗飞用充满诱导的口吻看着尹剑说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